·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校园资讯 >> 校长话题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作者:佚名    校园资讯来源:不详    点击数:2280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摘要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目标。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观念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本文从传统的教育观念所带来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好恶为单一的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传统教育观念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即从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教育观念  创新能力  转变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笑话:说联合国给全世界小朋友出了一道题,题目是:“请你谈谈对世界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个人看法”,结果是几乎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被难住了,因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不知道“请”的意思,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世界还有“其他国家”,非洲的小朋友不知“粮食”为何物,欧洲的小朋友不懂“短缺”的意思,而难倒中国小朋友的就是“个人看法”!看到这个笑话后,我实在是笑不出来。虽然笑话都是很夸张的,但我认为其中多少反应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过于制度化,缺乏对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传统的教育观念所带来的问题
  教育的本性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生命的追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有一个典型特征,从寓教于生活的非形式化教育到单一的、分散的、个别的形式化教育,又到以班级为集体的、有一定规模的正规的学校教育,再到现代的高度制度化的教育。教育适应了大规模生产需要的大批量人才,适应了以技术为定位的效率第一的原则。这种种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但发展的极致却导致了教育本性的迷失。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决定什么人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学习什么,以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它控制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弥足珍贵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都绝对地占有了个体有限的生命。从时间上来说,九年制的义务教育甚至更长,从空间上来说,“每一个个体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就已经确定性地与一定的教师、同学、教材内容发生了联系”,而这种联系,更多地限定在学校这座金字塔中。在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下,在不断地与老师、教材、同学的交往中,作为个体生命的学生慢慢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
  在学校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学生如何对待学生,都直接地造就学生这个人。而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好恶成为评价学生的标尺。教师不断夸奖那些“乖巧”的孩子、“听话”的孩子,使孩子们都向那些被夸奖的孩子看齐。久而久之,乖巧的孩子堆满了整个班级。那些对世界的惊奇,那些有自己不同看法的孩子逐渐消失在沉默中;而具有反叛性格的孩子却不断地遭到疏离。两项的对比更加剧了千篇一律的儿童的形成,并使一些儿童的心智受到了摧残、压抑。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师生的生存力一式、生活力一式,直接对个体的生活起着内在定向的作用。而心理学已经证明,早期的印记,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任何阶段都无法弥补和超越的。
  传统的的教育观念使得学校教育虽然占据了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的却是狭小的生活圈,单一的价值标准,狭窄的生命体验。因为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甚至给某些个性突出、不符合“标准”的学生贴上“标签”,导致这部分学生特异的思考的泯灭和个性的消沉,甚至到对教育的抵触。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育体制的转变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发展进步,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要依靠创新,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要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实现要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
  那么,什么是创新人才,他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概言之,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应具备的素质是:
  1.要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唯书,不唯师,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追求创新,崇尚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修养。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2.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有自信性,它是创新意识倾向的动力因素,也是对创造思维产生的驱动。要有批判性,寻找别人看来“完美无缺”的事物的缺点与不足之处。要有独特性,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在思考问题,有新颖的思维方法、思维路线。要有好奇性,好奇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心理动力。要有锐敏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捕捉新事物、善于联想,既有较强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有聚合思维的能力。
  3.要有创新能力。主要是信息加工能力,提出新问题善于解决新问题,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方法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和表现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
  可以看出,创新人才最关键的是要有创新意识,创新人才不能因循守旧,墨守称规,不唯书、不唯师。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却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试想,学生们处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教师是主人,教师的好恶就是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的唯一标准,最后,学生只被分为“听话的”和“不听话的”两类人,那些思维、行为与标准有一定差异的学生统统被归类到了“不听话的”一类中,这一类学生受到同学的白眼、教师的漠视,他们的独特的想法往往因此而在沉默中消失待尽。而“听话的”学生因其行为、思维符合标准的要求,逐渐也失去了探寻新事物、新思路的动力,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也不去质疑什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教育者本身没有什么差异,也就没有了创新的意识。
  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彻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经过历史的涤荡和沉积,铸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这种丰厚的文化滋养环境中,孕育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由于文化所固有的稳定性,无论是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制还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制,都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内核中,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挥之不去。
  尊师重道历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敬师长,谨遵教诲”是每个学生自上学之日起就被灌输的思想,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和老师不断强化,经社会舆论不断予以巩固。它不仅被视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习惯,更被视为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但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有可能走向极端,当尊师、重道的价值取向走向无视学生作为独立社会个体的存在价值时,尊师、重道就变成了对教师和权威的盲从,从而最终减弱了整个新生一代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人格的成长。这种状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听从老师,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学生回答的必须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认为学生应听从老师所讲,做老师所要求之事。于是当学生面对老师时,他们表现最多的是顺从,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按照老师预定好的路子前进。这样的学生也往往被定义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肯定。显然,当社会和学校都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行事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困难的。
  此外,这种文化传统不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致使平等的科学讨论氛围不够。比如有的学生有比较好的想法,但是跟老师的想法不同,学生在老师面前往往不敢说,生怕冒犯了老师,结果闪光的思维火花就被窒息,更没法去实施。另外,受学术界权威概念的影响,有的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一定得和自己的学术一致,这也不利于平等讨论氛围的形成。
  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彻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从教师为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师生间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关系。这种转变可以用“主”、“导”两个字进行概括。“主”就是学生为主体;“导”就是教师主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字上,即正面启发诱导,侧面辅导,后面督导,通过精心的情境设计把学生带入主动探索,独立钻研,活化知识的境界。创新教育的开展,必然引起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导致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由原来的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从而改变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
  应当承认,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单项灌输知识”的现象,在学校中是普通存在的。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充当知识灌输对象和容器的局面。教学中只有教师一个方面的积极性,缺乏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能唯教师之言是听,常此以往,必然形成喂一口,吃一口,望房檐等馅饼的依赖行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从谈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更是一句空话。所以,如何还学生以课堂主人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症结之所在。必须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中解脱出来走自主学习之路,实现由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由相信自己到相信学生的转变。由教会知识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转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已经认同了这种转变。在2002年《中国教育报》社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一次有关“怎样看待职业角色转变”的问卷调查中,有74.8%的教师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创造的主人,而持不赞同意见的仅为2.4%。这表明,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已经迫使教育者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定位问题,彻底转变旧的教师为主的教育观念。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真正将这种转变践行于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傅维力.教育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晓玲.教育本性的迷失[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6):1~3
3.娄立志.论学校教育对其本源价值的背离[J].齐鲁学刊,2002;(3):84~89
作者简介:李炜(1975— ):汉,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

        校园资讯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校园资讯:

  • 下一个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