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校园资讯 >> 校长话题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作者:佚名    校园资讯来源:不详    点击数:1663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互博国际-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2006-1-27 17:40:00 BY 袁孝亭

    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突破口,也是地理教学应当承担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很多,本文仅以地理问题设计的角度对这一课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地理问题设计与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的抽象与概括水平。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能够在对地理事实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地理事实材料中所隐含的地理本质特征、规律;能够运用所学地理原理符合逻辑地进行推理和简单预测。教学过程中,老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操作的地理问题,能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有利条件。怎样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地理问题?首先,可采用先给出具体地理事实材料(如地理变式、描述性地理事实、地理数据、地理图表等),然后根据这些具体地理事实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具体设计时应注意:第一,地理事实材料中隐含着地理本质特征、规律;第二、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作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操作。
    例如,提供若干地理变式,让学生从中概括出地理变式所隐含的本质。如在讲授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概念时,教师可先给出如下两组变式:
    

                (附图1)
    如图所示,A、B两组河流不断变换水系形状、支流多少、流程长短等非本质属性,但A组河流保留了“直接或间接入海”这一本质属性,B组河流保留了“不入海”这一本质属性。教师给出上述变式后,提出问题:“A、B两组河流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要正确回答该问题,需要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把“A组河流最终入海”、“B组河流最终未能入海”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出来。因此,解答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还应注意设计地理推理和地理预测性问题。
    二、地理问题设计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中随机应变,不为习惯性思维束缚的能力。具有思维灵活性的人,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自觉地、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向,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找解答问题的线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善于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作综合分析;在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很快发现地理原理同应用情境间的共同性,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计地理问题时应注意:[1]设问的角度要灵活[2]问题含有多个答案或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寻找这些答案或方法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操作[3]问题具有迁移价值具体可设计“变换式”、“发散式”等地理问题。
    1.变换式问题  即通过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和条件,变换设问的角度或方向,使学生根据不同条件、从不同侧面、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分析解答问题。该类问题能为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学会随问题的条件、角度的变化灵活地解答问题创造条件。
    增减问题的限制因素或条件。如“我国江淮地区主要降雨形式是: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这一问题,有“江淮地区”和“主要降雨形式”两个限制因素,答案为B;如果添加一限制因素,变成“我国江淮地区梅雨过后一段时段内的主要降雨形式是……”,得到的答案就是D而不是B了。这样变换问题的限制因素,能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条件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或结论,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变换设问的角度。如围绕地形与气温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
    角度一 根据地形、地势分析其对气温的影响。如:“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角度二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分析影响因素。如,“我国冬季一月4℃等温线在武汉附近向南凸出,在重庆附近向北凸出的原因是什么?”
    角度三 根据等高线分析气温高低。如读图回答:山麓B点的气温是24℃,山顶A点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附图2)
    角度四 根据等温线分析判断地势高低或地形类别。如读图回答:[1]A处是什么地形?B处是什么地形?[2]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附图3)
    这样设计问题,能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也应作相应的变化。经常这样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设问,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发散式问题  即利用某些教学课题所具有的探讨意义而设计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答案不唯一,思考的侧面、方向也较多,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例如,“请举出十个方面的论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假如地轴同公转轨道面垂直,将有哪些地理现象不会发生?”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学生的思维要向多个方向发散,才能找到尽可能而正确的答案。因而这样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灵活。
    三、地理问题设计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的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能力。心理学家杨清指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不但能够客观地衡量正反论据和全面地照顾有关条件,而且能虚心地检查自我的意见而及时地放弃错误的假设”。我们认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应立足提高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自我检查和监控能力。在设计地理问题时应经常提出“自我监控式问题”“辨别真假式问题”。
    1.自我监控式问题 指能够使学生客观衡量问题中限制因素或条件,或为解决某问题而设计的“展现思维过程”的问题。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不断反省自己思维的习惯,基本着眼点在于使学生能正确矫正自己思考线索或方向。
    例如,在提出“一艘货轮出马六甲海峡驶向科伦坡,当正午的影子朝向北方时,可能:A、船顺水航行 B、船逆水航行 C、印度洋北部海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D、印度洋北部海流逆时针方向流动”这一问题时,先不让学生急于选择答案,而是指出:“题干中哪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想一想:正午桅杆的影子朝向北方,船可能在什么海域航行?应是什么季节?”这样,帮助学生注意分析问题的条件,形成正确的思路。
    2.辨别真伪式问题 批判带有是非判断性质的问题。设计时,不但让学生辨别真伪,更重要的是要求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样设计和提出问题,是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客观衡量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和不为情境所左右的能力。
    例如,“我国的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美国的年降水量也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因此,许多人认为凡是沿海降水就丰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说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这一问题就属于“辨别真伪式”问题,该问题的解答,促使学生去找出批驳或赞成的理由,而不为“许多人认为”这一情境所左右。

                                 原载《地理教育》1995年第1期

        校园资讯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校园资讯:

  • 下一个校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