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语文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考场散文的制胜因素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172    更新时间:2006-9-27
         【字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流传下来的在一定时期认为是正宗或典范的古典文化更是不胜枚举,时至今日,高水平的考生越来越认识到,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很好地将视角灌注到古典文化当中,用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去生发或挖掘古典文化的巨大张力,这对于用例的典型,内容的充实,材料的丰富,意境的深远,包括对文句有意蕴,都有不言自明的佳效。尤其是在散文的写作当中,高水平的考生高屋建瓴,用自己丰富的古典文化素养以及驾轻就熟的技法来结构全文,使得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对高中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学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自然格外受到中文系出生的阅卷老师的偏爱!
  一、"诗词"的巧用 在高考作文中适时的使用"诗词",具有三大优点:其一是使行文具有意蕴,这是由诗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可以做到有"文采";其二是使行文摇曳多姿,在作文构思上做到"新巧";其三可以体现考生的作文潜能,张扬考生炼字炼意的能力,在更多发展等级上获取优势。怎样在文章中巧妙使用"诗词"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1.引用 在行文中,收寻同类的诗词,围绕话题或观点,对其进行应证或证明,会使行文具有文学色彩,高明的考生,还会使行文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
  2.仿用 在作文中,有些好的诗歌,针对于不同的话题,却不能直接引用,这时,可以进行巧妙的仿用(就是我们在主观题里经常碰到的仿写题)。仿用的要求很高,难度较大。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诗词本身便于仿用;二是话题适合使用诗歌;三是自己具有仿写诗歌的必备能力。
  3.变用 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话题,将其变化一种方式进行再现,姑谓之"变用"。采用变用的方式也要注意三点,其一是对诗词的理解要准确,不应牵强变化;二是要保留诗词的精华,发挥诗词本身的功效;三是要切中自己话题的题旨,似得自己的变用与中心浑然一体。 当然,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使用诗词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也可以在行文中兼用上述三种,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罗列,考生需要注意的有如下几点:一是要充分领会自己所写的话题与中心,充分理解自己所要使用的诗词是否合乎话题,不能为使用而使用;二是要在使用中体现灵活,因为诗词的表意往往具有一定性,要善于巧妙地翻出新意,体现考生的驾驭能力;三是要在作文的备考当中,可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可供使用的诗词,为高考作文的临场发挥储备充足的"粮食"。请看下列三例:
  例一: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有丰富的答案。
                          --《一花一世界 》 浙江考生
  例二: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 --话题"家"
  例三:还记得那支梅吗?凌霜傲立,却引得群芳嫉妒,她不怨;同样是她,即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她也不恨。因为她的骨子流着一股血,透着一种精神;因为有一团火在芳香中燃烧,那是她的全部啊。是的,她用她的全部正诠释着一如既往的香味--因为执着。 --话题"执着"片段
  一句话点评:上述三例,分别是引用、仿用、变用的优秀范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人物的拟用 在使用人物材料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使人物更立体更鲜活,为了使人物情感得到足够的烘托或渲染,会对人物材料本身加以必要的虚构,或者围绕人物材料的外延,加以必要的创造性加工,这种虚构或者说创造性加工,是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姑谓之拟用。在使用人物材料中采用虚拟手法,是一种较高的能力层级,因为它一方面要求考生充分占有材料,悟得要旨;另一方面要求合情合理,并且有利于情感的传达。人物的拟用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虚拟人物的环境。环境的虚拟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虚拟,也可以直接体现为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虚拟。虚拟环境意在展示社会背景、营造情感气氛、烘托人物精魂,使得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饱满,使材料在表情达意上更真实可信、更具有感染力。是考生写作潜能的发掘点之一。(二)虚拟人物的个体。唯有真实,才能感人。使用材料除了适时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强调事例的真实性外,将新的人物"个体"作为虚拟人物融于材料当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将主体"我"介入材料中,一方面可以做到事例的真实性、直观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切入了"真我",体现了学生对材料充分的把握,让行文顿时鲜活起来了。在这里,细节、场面的设置能够很好地体现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同时以第一人称见证"真实",置身于事例当中,又能很好地储备情感,使后文"真挚动情"的议论抒情更为水到渠成。这样的拟用,可谓化平淡为生气,化无情为有情,化腐朽为神奇。(三)虚拟人物的情节。情节的虚拟需要有绝对的勇气,勇气应源于对材料本身高屋建瓴的理解。在反复咀嚼材料蕴含的精髓之后,用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将材料的精髓付诸于不一定真实的情节,并加以演绎。使得材料本身的信息更符合作者作文的特点,从而便于作者吐露自己的情感,写出更具个性的文章来。请看下列三例:
  例一:广武山的菊花败了,醇美的烈酒散了,遥远的天际,最后一缕《广陵散》的遗响也透着血气。"非汤武而薄周礼",一生沉迷于"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嵇康用广陵绝响向世人诉说着他内心的凄怆:与皇室通婚的显贵,官至中散大夫的荣耀,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清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这一切都抵不过一柄琴,一首曲所带给他的欢乐。嵇康迷惘了,他知道只要他向司马昭说一句好话,只有一句,他所有的荣华富贵就都会重归他的手中。良久,他猛的抬起头来,慨然的大喝一句:拿琴来。 三个字,足够了,这胜过了许多人一生的口若悬河。只要这三个字,便始嵇康的名字在历史的墓碑上熠熠生辉,隽永而深刻。他用自己不屈的死淡然的向世人宣告他的节气。他的《广陵散》失传已久,但琴音余缕不绝,史书载:名曲《广陵散》为嵇康所作,后为人所妒,遭司马昭杀害,临刑高弹《广陵散》,并云不恨其死而恨其乐无人继承。                        --《广陵遗响 》 周徐晶
  例二:瞿秋白和鲁迅在火炉边促膝长谈,我向他们请教人生的真谛。"您为什么要写那篇《多余的话》,让自己蒙受那么大的争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瞿秋白平静地说,"最'知我'的莫过于我心,我不想让心灵带着愧疚死去。""周先生呢?为什么您选择了在铁屋中呐喊而不是像胡适之先生一样坐在书斋里安闲地写作?""中国不需要温文尔雅的士大夫,中国需要斗士。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无愧我心》四川考生
  例三:塞北的风雪,一季又一季,吹白了征夫的发,吹湿了怨妇的眼。直到有一天,长安来的路上,远远地现出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南来的少女。少女携着一枝橄榄绿,走入匈奴人的营帐。从此,征夫欢呼雀跃,怨妇破涕为笑。无数个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少女以其温柔和美丽,点染了那一方空灵。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汉元帝至今仍在失落。汉朝惟一的一缕馨香,怎么就落到了一群蛮子手里?只有雁群明白,少女用她一生的荣华换取了汉王朝半世的太平。只有雁群明白,那一缕缕青丝是如何熬成白发,幽幽胡笳中,蕴含着多少乡思,最终又怎样化成那一片青冢,三春尤晖。   --《与永恒拔河》山东考生
  一句话点评:上述三例,分别是虚拟人物的环境、虚拟人物的个体、虚拟人物的情节的典型片段,使得人物鲜活,情感真挚。
  三、名著的改用 一种被高考考生所认可的新型作文样式已逐渐趋以明朗,那就是立足于文学名著、历史史实等基础之上的"故事改用"或者"故事新编"。因为考生视野的开阔,对话题本身高度的驾驭力,以及对"故事"的深入解读,无论在构思上,还是在内容的充实上,都很好地契合了高考作文的相关要求,所以在阅卷场上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青睐,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高考考场上的幸运儿。在实际的写作中,围绕"故事"进行改用的材料,有时不单单只源自名著和历史,还可能是源自传说或者新闻或者逸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晓面,并且有成为"故事"原料的可能,都可以进行改用。在改用的过程中,高明的考生主要采用这样三种方法:一是根据话题既定的中心,围绕"故事材料"进行直接改用,即直接依托"故事材料"本身的典型性,形成自己作文的优势,只是将故事材料的形式做必要的改用,姑谓之"改用形式";二是根据话题既定的中心,围绕"故事材料"进行间接改用,即在充分领会话题中心及故事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作文中心的需要,对故事材料的情节进行重新审视,包括对情节的虚设等等,姑谓之"改用情节";三是根据话题既定的中心,围绕"故事材料",站在更高处对话题中心及对故事材料进行把握,使得"故事材料"的主题具备更高水平的再现,这种方法没有一定之规,涉及的完全是一个学生的写作潜能,姑谓之"改用主题"。请看下列三例:
  例一: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慎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髌。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师同鬼谷,同习兵法,结为兄弟,亲如手足,我是从未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读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相信他,从未怀疑过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信任,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慢点头):灾萌于不疑……       --《从泪走向血:孙膑访谈手记》 浙江考生
  例二:韩信迟疑了,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做事果断头脑冷静的人迟疑了。吕后派人请他参加庆祝汉王打胜仗的宴会。隐约地,他感到有一丝危险,凭着他多年驰骋沙场的经验他感觉到了。他明白兔死狗蒸的道理,却没想到这厄运来得太早了。这么说,汉王已经决意要除掉他了?尽管他早已被剥去了兵权,只保留了一个大将军的虚名。
  他的手心渗出了汗:如果不去,该怎么向吕后交代呢?他抬头望了一眼那使者,恰好和那人的目光交遇,使者并没有躲避,而是轻轻地说了句:"萧丞相也将出席。"
                                --《陷阱》 河南考生
  例三:果其不然,主公为陆逊所败,火烧连营八百里,大军所剩十之一二。蜀国大势已去也,三军痛哭俱缟素。一代名主,也于白帝城陨落。从此,我孤单一人,操持军国大业,呕心沥血。
  出师未捷,我"卧龙"愧对蜀国百姓!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常想,如果我诸葛亮能获得主公对关、张二人那样的情谊,也许我能避免这八百里火烧连营的悲剧。如果没有关、张,蜀汉不会元气大伤,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为可说也。天意作弄人,一切皆随缘,如此,我孔明只好哀叹一声:既生"亮",何生"关"、"张" ?
                          --《既生"亮",何生"关"、"张"?》湖南考生
  一句话点评:上述三例分别是改用形式、改用情节、改用主题的优秀范例,让人耳目一新!
  四、文化的悟用 在考场上,关于古典文化,考生主要是在上述"诗词"、"古典人物"、"名著"上做文章,所以单独列出,授之以法。实际上,古典文化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艺术(艺术又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棋艺、书法等)、古迹、山岳、风俗等等,因为考生在古典散文中应用的面相对狭窄,所以我们将它专门归为一类,进行必要的关注,以期给广大考生打开更广阔的古典视野。对于"文化的悟用",重在"悟"字,需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最好是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对相关文化具有一定的积累与知晓面,具有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越具体越好,越深入越好,这是前提条件;二是要善于抓住话题,理清某一具体文化在传达话题过程中的先后、轻重、强弱顺序,不要东扯西拉,层次紊乱;三是要善于在表达的过程中,注意情感与意韵的营造,善于结合话题或中心进行情理相彰的传达,注重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灵活选用词语、修辞与句式,通过自己较强的驾驭能力,真正将古典文化的特有魅力张扬出来,从而体现自己特有的文学资质!请看下列三例:
  例一:至今仍怀念那远古的年代。当繁华的街道,喧闹的楼台随着滚滚红尘消失了它们的踪迹时,我还记得,齐有处士钟离子,无粮者亦食,无衣者亦衣;叶阳子哀鳏寡、恤孤独;北宫之女婴儿子至老不嫁,以养父母。当先秦时的明月关,三国时的羽扇纶巾都随之湮灭于北京城里那冲天的火光时,在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中,还有一群人缓缓向我走近,风波亭上岳武穆、德胜门边袁督师,菜市门前六君子,古轩亭口秋竞雄。当长安城里的紫气辉云,洛阳城里的歌舞升平都消逝在唐宋两朝的奢靡中,却还有杜甫拄杖哀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还有王安石"处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尚者的墓志铭》 张蕾
  例二:你一定难以想像一群衣着现代的时尚女子手里把玩着一件件古典乐器是怎样的一种美丽?!你也一定难以想像一首首古典音乐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会达到怎样美妙的效果?!你更难以想像这样的一群中国女子带着一件件中国古典乐器在异国掀起了怎样的一股热潮?!而这一切就是中国"女子十二乐坊"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想起了京剧小生与芭蕾演员在北京一起奉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想起了荟萃故事情节、交响乐与美声合唱为一体的《图兰朵公主》……当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一旦融入古典元素,我们的生活突然就一下子精致起来,古典精髓与时尚意识的结合,常常就成了我们的精神大餐!
                              --蒋雯 《现代生活的古典元素》
  例三: 我向往芦花纷飞的日子。撑一篙江水,穿梭于"雾树芦花满江白",不似清照的舴艋舟,有那么多载不动的愁,却也痴望与友争渡一番,即便不惊起一滩鸥鹭,就算误人藕花深处,也可在层层叠叠的迷茫中找寻真实的自己,走成一句诗,一种美而孤立的意境。
  我向往江南的小桥流水。撑起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万一逢不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就多行一程路。或是静扶桥蹲,或是轻倚楼槛,看一湖软玉在清淡古朴的色调里微泛绿意,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一样也柔人衷肠
  忽想回到诗中的唐朝去,洒一洒滑落腮边的想思泪,倾一倾静默中莫名的酸楚。
  我向往深山藏古寺的曲径通幽处。聆听山雀清亮的歌喉与沉郁的佛鼓声交杂,看那些古朴的扁柏露出斑斑的褶痕,激起人浓浓的沧桑感。那些大彻大悟的庙宇隐隐露出一角房檐,猜测它虚怀若谷的胸怀。在那里,可抛却一切尘思俗欲,心明、神明。可让林间清馨而新鲜的松风拂却最后一丝轻浮、焦躁。然后大可高歌红楼里僧道二人的小阙:"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去兮……"我向往一切可以触及人的魂灵,生命在那里洗涤后变得纯明的美境、圣境。
                              --《我向往这样的环境》 伍小平
  一句话点评:上述三例,分别是关于古代历史、音乐、古典意韵与宗教的优秀范例,读来让人爱不释手!
  编审意见:有文化底蕴的文章,无疑会受人青睐。怎样才能使文章具有文化底蕴?本文对学生有指导作用。
                         审稿 雷其坤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