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科研之窗 >> 科研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新课程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作者:佚名    科研之窗来源:不详    点击数:2103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白云区新课程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策略研究,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新课程专项研究课题,白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研究重点课题。为保证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标,取得预期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4年秋季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而在改革中提出要“快一步,高一层”的广东,更于2003年就在义务教育阶段各起始年级全面实施了新课程。不可否认,新课改已取得相当成效,在组织推广、专业支持、具体实践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和以往历次课改不同的新特点。但伴随着改革而来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目标的偏离,如国外课改理论的本土化不足,改革旧弊端出现矫枉过正等,另外,新课程体系在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局部地区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管理上找到原因。正如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的那样,课改的工作策略正成为影响改革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广东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一阶段,非常需要科学的、创造性的思路与策略去保证新课程的有效落实,保证课改实验科学、有序地进行。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即在此。其次,本课题是我区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出的“区本课题”。白云区是广州市典型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的行政区。区域广阔,城乡结合,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区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这直接导致了区内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突出。本研究正是要探讨在辖区内教育环境复杂、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我区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应如何依据“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策略,对区内发展阶段不一、基础各异的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做好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工作,并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因此,进行本课题研究不仅符合“纲要”精神,而且对我区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再次,本课题研究将在现代课程理论与教育理论指导下,坚持理性思考,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新课程实施前后的教育质量比较研究、校本教研培训制度研究、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等,这些研究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建设也可做一定的尝试与探讨。最后,本研究是在辖区内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环境复杂、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探讨区县一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如何依据“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策略,做好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工作。这正是目前广州各区,特别是白云、番禺、从化、花都这几个具有相似背景的区,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本课题成果应用前景相当可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是关于白云区新课程改革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策略研究,其实质是对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即立足于区域范围内,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进行推进策略的探讨,目的是尽可能地实现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初衷,尽可能缩小专家设计的理想课程与“教室中真正发生的变化”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借新课程改革契机,达到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中心词是“课程实施”。对于“课程实施”涵义的理解,是影响课程实施策略选择的一个基本因素。出于对美国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末所进行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人们开始对那种认为“只要课程改革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假设提出质疑,并且逐渐意识到“课程改革很少有在实践中获得所希望的实施效果”。因此,开始关注课程实施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这种观点是将课程方案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实施就是一个执行的过程。作为课程执行者的学校和教师,应当很好的理解和运用课程,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项目。而实施的效果如何,决定于课程执行者对课程方案的理解水平和落实程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实施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的。“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它不同于采用某项改革(决定使用某种新的东西),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因此,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本课题中“课程实施”取后种理解。
    课题中的“分层推进”,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借鉴现有的等级学校的划分,将区域内的学校进行合理分层,如:省一级学校、市一级学校、区一级学校和普通学校等。需特别指出的是,研究中所划分的等级,不仅不是为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等级学校有所倾斜,而且研究将致力于将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和契机,缩小等级与非等级学校之间,不同等级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因此,本研究中,基地学校的确定将以研究内容和学校现状为选取依据,进行目的性抽样。
    课题中的“分类指导”,是将区域内学校按以下两种形式分类:①学校的办学形式,如:公立学校(公办小、初、高中;公办完全中学等);民办学校(私立小、初、高中;私立完全中学及各种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②学校所处地域:市区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郊区学校、农村学校。由于在现行的新课程改革推进阶段,不同类别的学校在改革的卷入度、办学方式和效果,甚至在社区环境和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本课题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分类,以便实践指导更具针对性。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前两年,关于“区域性的课程改革推进策略”方面的研究,在课程改革这一热门话题中却较少被关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课程实施理论的比较分析上。如《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马云鹏,2002)、《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尹弘飚、靳玉乐,2003)等。此类研究多为专家在国别比较的基础上,简略地对国内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应建议,而少见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仍在试点进行之中,许多结论要做出可能还为时过早,而且,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和面积都庞大的国家,一次性全面铺开的改革也难以用一套普适的理论加以概括指导。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相关研究中,有了对此次课改可持续发展的较为理性的认识,如实验区课堂上“散乱的活跃”状况,“合作性学习”的浅表性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倾向,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倾向(吴永军,2003)。对于进行时中的课程改革,这种理性的思考显得更具有警醒作用。因为,在课程改革排山倒海来临之即,大多数地区都只来得及被动应付,而理性思考不足。
    伴随着本次课改的逐步深入,国内理论界对课程实施日益关注起来。如《关于课程实施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认为此次课改中,有关课程实施的理念还未真正进入实践领域,指出当前的实施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与澄清;《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认为影响此次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新课程的特征、新课改的决策参与机制、资源支持、校长及其课程领导方式、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文化等;此外,国家重点课题“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实验与推广”也设立了分课题“如何预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的综合研究”,其阶段性成果报告认为,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异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的异质性、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沟通障碍以及课程实施者的素质。
    国外关于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观点如下:(一)钦与本恩(R. Chin & D. Benne) 提出的课程实施策略。有经验———理性策略、权力———强制策略和规范———再教育策略三种。(二)麦克尼尔(J. D. McNeil) 提出的课程实施策略。有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三种。与之相应,课程实施的模式也主要有三种:研究———开发———推广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和整合研制模式。
    总体来说,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对国外课程理论移植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层面,特别是区域性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实践研究较少。所以,理论的本土化和适切性问题、区域性课程实施研究等均应引起足够关注。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在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力求推动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的实施,指导好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尝试与实践。本研究致力于改变区域内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并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是关于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工作的思路与策略研究,目的是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探讨区域性、阶段性的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扎实推进新课程。具体来说,是在分析我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针对区内各校发展阶段不一、基础各异的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给予切实的指导,从而试图为区域性新课改实践提供一个较实用的参照,并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至2006年,本区90%以上教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与教学观,摆脱片面应试教育的影响,自觉、积极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教材中心”的教学现象,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有效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树立新的质量观,建立与新课程观念一致的具有本区特色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功能以及改善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
    (五)提高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立有白云特色的课程管理机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成为本区课改实验工作的亮点。
    (六)树立“大教育”观念,改变把教学与德育独立分开、重教学轻德育的现象,创建白云区德育特色,形成一批德育优秀成果。
    (七)通过各级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名校长、创建一批新课改的品牌学校。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
    1.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区域内失衡的原因与对策(A子课题);
    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不均衡状况,有不同学校教育基础差异的原因,有学校所属地区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有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落实的因素,但最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导致不均衡现象出现的政策性因素。通过教育政策的调整来推动教育的均衡化最为现实,也最有效。本部分的研究将通过对区内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现状的调查,了解区内教育不均衡的基本表现,致力于探讨新课程实施给学校带来的不均衡因素的新增长点,并就消解教育不均衡现象寻求对应策略。
    2.区一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指导新课改的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
    此次新课程改革,注重在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新课程体系。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也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之间的脱节现象,在指导新课程实施时,行政命令的方式仍然大量存在,指导普遍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本部分的研究将致力于探讨如何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了解新课程给学校带来的变化,使科研、培训部门明确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所需,并就新课程推进的指导工作提出制度化建议。
    3.学校、教师、学生新课程下主体性的解放与发展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必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主动地发展,建立在主体地位解放的基础上。该部分研究将与区内已在进行的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白云区区域性课题“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以实例剖析、实地调查的形式,探求新课程前后学校范围内主体性发展变化的轨迹,探讨新课程在哪些方面提供了主体性解放的机会,而主体地位的提高与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成长之间存在何种对应关系。
    4.等级学校(省、市、区一级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B子课题);
    我区有中学76所,小学 230多所,在校学生近20万,占广州市老八区学生总数的28.6%。在如此大的一个基础教育规模下,等级学校所占比例并不大,共有省一级学校9 所、市一级学校11所和区一级学校 79所。这些学校相对集中了本区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基础较好。本部分研究将立足于促成学校、师生的教学观念转变,并将此转变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来。使用标杆策略,确立每所学校的发展目标。随机选取2-3所学校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新课程实施给学校带来的各种变化。建立起新课程改革进展情况的每月碰头例会制度,组织区内校际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各校创建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培训制度和研究制度。
    5.城乡结合部普通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C子课题);
    此类学校占我区学校的绝大部分。它们一般都存在办学条件差、生源差、教师待遇差、师生观念落后等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针对此,首先要进行学校的自我诊断,在专家帮助和自身客观反省的基础上,定出本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突破点,确立学校发展的样板校(即实行标杆策略,确立发展目标)。其次是抓课堂的变化。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必须要反映出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常被比作一条新的起跑线,意为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在新课程面前都是零起步。对于非等级普通学校来说,至关重要的正是:帮助其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变被动参与改革为主动谋求发展的强烈内在需求。再次,建立起新课程改革进展情况的每月碰头例会制度,加强区内校际的互促互动作用。
    6.促进各层次各类型学校新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激励机制与策略研究(F子课题);
    以发展的眼光运行新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即评估时要联系学校办学基础,注重学校发展变化的广度与深度。使用质的研究方法与量化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手段,深入学校,从观察、倾听和统计中获取充足的有效信息。鉴于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学校发展状况的巨大差异,注重质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手段的应用。
    7.农村学校与民办学校的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问题(D、E子课题);
    此次课程改革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导致一些薄弱学校实施新课程时遇到更大的困难。加上农村地区一般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视野相对狭窄,对新课程改革的抵触情绪可能更大。区内民办学校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既有办学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私立名校,也有相当数目的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民办小规模学校。因此,本部分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提出新课改不同层级的要求。并以实地调查所取得的资料数据说话,探寻课改的阻力来源,以及随着课改的进行阻力因素的消涨变化,分阶段、有重点地排除和消解阻力。
    8.各层次各类型学校实施新课程前后的教育质量比较研究(G子课题);
    本部分研究分两步。一是对各层次各类型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现状评估。主要看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统一质量测评考试成绩记录等。二是对实施新课程后的教育质量的再次测评。必须把握好量化测评、质性评价的科学性。测评指标与现状评估时一致。这一步可在F子课题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9.分层分类的教研机制建设研究(H子课题);
    本部分研究将紧密结合本区已在试行的教研机制———三级教研网络的运行。三级教研网络的立足点是处于第三级的校本教研。区一级教研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全区性教研活动的组织、学片教研活动的监督和评议以及校本教研的有效指导上。学片作为三级教研网络的中间层,担负着片内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片内学校间教研合作交流等任务。本部分研究力求于按学片内学校的层类现状,将三级教研网络进一步完善,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发挥教研为教学实践服务,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服务的作用。
    10.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思路与策略研究(I子课题)。
    此次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从一开始就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既反映出课改体现的谋求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也说明课改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本部分的研究与实施直接关系到我区课改的成败及进展顺利与否。研究将致力于如何将区级统一培训与校级校本培训有效结合。鉴于目前教师对教师培训的诸多意见,拟改变传统教师培训的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受训方———即学校和教师———根据自身现实需要,提出培训要求,培训方提供相应培训服务。对自省能力较差的学校,可由培训方与学校合作,共同确定培训内容与方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4年12月
    目标: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准备工作,摸清辖区内学校的基本情况,形成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辖区内学校办学现状调查及分层、分类初步方案;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工作机制
    成果:辖区内学校现状分析及分层、分类报告;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5年1月———2005年8月
    目标:全面启动研究工作,充分调动区内各校推进新课程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研究内容:等级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城乡结合部普通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民办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思路与策略;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新课程水平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新课程“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相关理论研究;分层分类的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思路与策略研究。
    成果:各层次各类型学校推进新课程的方案;促进各层次各类型学校实施新课程水平的评估方案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目标:深入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全面达成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对各子课题研究方案作调整,并深入研究;各层次各类型学校实施新课程前后质量比较研究。
    成果:各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第四阶段:2006年9月———12月
    目标:形成成果、结题、推广
    研究内容:各子课题交流、总结
    成果:总课题形成研究报告,论文集等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实地调查、实验法、比较法等,将总课题分解为9个子课题,并以子课题为单元,成立研究小组,确立实验点(基地校),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办法展开研究工作。我们将坚持行动研究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工作策略。
    本课题的实验点选取主要采取随机与目的性抽样相结合的办法。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如前所论证,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是应用性成果。其预期阶段性成果简列如下:
    1.区内各校课程改革现状分析及分层、分类报告。2004年8月前完成,为本课题正式开展做好准备。
    2.各层次各类型学校推进新课程的方案;促进各校实施新课程水平的评估方案。2005年8月前完成。前一方案是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校提出新课程改革不同阶段上的具体要求,并对各校为达成要求所做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后一方案是对各校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给予评价监督、激励引导,促进学校发展。
    3.各子课题研究报告、论文。2006年8月前完成。将两年来的改革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提炼,对工作中的得失进行思考与总结。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子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只是为日后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其成果也将在应用中不断更新。
    4.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是:创新新课程改革实施推广的机制、思路和方法,切实促进本区各类型各层次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下平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体表现为:打造出一批实施新课程的“样板学校”,培养出一批具有改革精神和能力的校长、教师,营造出在改革中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总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课程改革师生优秀作品展等成果。预计到2006年12月课题结题时达成。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略)
    十、课题经费预算情况
    (略)
           

科研之窗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科研之窗:

  • 下一个科研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