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科研之窗 >> 科研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当今中国教育在研究什么--—七大前沿与热点热点问题扫描
作者:佚名    科研之窗来源:不详    点击数:1811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热点一:

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教育意蕴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教育不仅仅是扩大生产资源的手段,而且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要求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

    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二是要树立全面、协调的教育发展观。三是要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

    把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念来谋划战略、规划未来;用发展的观念来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和效益。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

    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保证教育公平,是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政策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目的和方法,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协调发展。科学的教育政策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理论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前瞻性、相关性、权变性、人本性等特定的内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研

    把教育的问题放到社会发展这个大背景中来研究,用多元化的方法、多学科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教育研究要大力倡导科学精神,重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热点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立平等、民主的知识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恢复了科目本身固有的多元价值。建立知识间平等、民主的关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发挥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的积极性是建设新型知识伦理关系

的重要举措。   

    建立有生命特征、思维型教学观

    教育活动过程的本质是生命的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生成的过程。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建新型的思维型教学文化;通过对话、合作与探究,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

    建立学习、开放、交往、研究的文化观

    优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的课程改革必须尽可能地对课程及其所处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展开全方位的考察,而课程实施则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渐进的过程。“文化自觉”“平等对话”和“多元互竞”是惟一的选择。

  建立发展型的评价观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但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同时要走出“事必评价”的误区,把评价改为“评研”,通过评价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热点三:

  德育的实效性

  强调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主体

  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的指引下,把握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矛盾,从道德主体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出发,强调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道德学习、道德体验和道德行动,从多方面努力实现道德主体的自我完善与自由发展。

    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该使德育面向真实的社会生活;提出合乎人性的道德要求,使道德规范具有正当性;同时,创设说“真话”的舆论氛围,使德育满足真诚性的要求。

    倡导终身道德学习

    终身道德学习是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的使命是为学生的终身道德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道德生命自由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服务。

热点四:

    高等教育大众化

    内涵:体现规模扩张,预警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描述了高等教育活动的变化,即经历世俗化——实现高等教育控制权从“神权”向世俗的转移;实用化——实现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向职业方向的变革;大众化——入学机会扩大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个性化——以个体的最大受益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过程。个性化是全方位的,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向,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成熟的表现。

实现方式及其程度:有赖于经济环境

    中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许多问题需要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有意义。

    教学质量保障:确立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是大众化的核心问题。鉴于大众化阶段的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并存的体系,它们是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因此,具体分析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了”这个命题,不可一概用精英教育的标准要求大众教育;而要建立以适应社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路径选择:多元的经费投入渠道和调控力量

    要继续承载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必须解决现实的投入与就业问题。一是可以通过民办高等教育主要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高职教育解决就业的问题。要顺利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建立与大众化入学人数相适应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制度。多元的调控力量既包括政府的宏观管理,也包括社会竞争机制的调节,还包括学校自主办学的自我调控。

热点五:

    市场条件下教育体制的创新

    市场为公共教育体制变革提供内驱力

    随着市场的介入,必然会对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发生冲击。为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提高办学机构的效率和效益,市场因素必须被引入学校体系。新的公共教育体制如何处理与市场的关系呢?首先,为了更明确地规范学校的行为,必须对学校保持一种不同于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的法律监督;其次,对营利性组织的办学行为必须作出明确的价值定位,对营利性组织举办的教育必须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再次,对政府和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作用领域应有明确的界定。

    “缩小差别”应该成为教育制度与政策建设的主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使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当代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

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变革与调整应努力为缩小教育的城乡差别服务。

热点六: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解放教育生产力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现行的学校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制度,为尽可能多的社会大众提供充分的、平等的、成本较低的、优质的教育服务,并为社会大众获得这种优质的教育服务创造平等的制度条件。其重点是建立开放的、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最终指向育人的学校管理制度。从对学校制度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来说,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评价学校.制度和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向度。

    多元化、法制化的制度设计

    理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目前应重点考虑学校组织内部管理制度。要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培育有利于竞争的外部市场,建立参与程度更加广泛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应防止市场化,现代学校制度的设计不能照搬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做法。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设计,其目的服从于教育的理想,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热点七:  

    教师教育转型

    加强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应包括: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实习;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教师有权根据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自主地处理教育教学工作,自主地提_出教师资格的要求,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有职业的专门组织,即行业组织,进行行业自律。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师专业化有密切联系。但在如何对待教师的教育观念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忽视教师已有个体教育观念的存在,造成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难以转化为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不重视教师教育观念的个体性,导致对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机械化理解;对教师真正理解掌握一种教育理论的判断标准出现偏差,从而使得教师难以形成科学的个体教育观念并创造性地应用。应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应转变传统的师道观,树立教师服务观。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学会教学,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逐渐形成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过程。

    教师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从初任教师时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匮乏,到从教后对教学应对策略的探求,实践知识和智慧逐渐丰富,并随着专业知识和智慧发展缓慢地步入”高原期”,再通过采取适时而有效的措施,实现知识与智慧的持续增长。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经验认为,在培养新型教师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应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因为教师每日每时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他们思维的结果,而有意识地、审慎地对这种思维活动的前提、过程、结果进行批判考察,是促成教师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意义的重要基础。

    实践“教师即研究者”

    在当代,教师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教师即研究者”成为许多学者所持的观点。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究其本质,就是期盼教师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角色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当教师以“思考”的目光审视校园,以“探究”的姿态从事教育,以“反思”的襟怀走进教室时,已经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质。教师成为研究者,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既能体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也能不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转换教师教育模式

  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向高层次、一体化、综合性、开放性、专业化方向发展。

    需要推进以教师教育机构自主办学为重要内容的教师教育体制创新,通过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政府、社会与教师教育机构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质量认证、评估与鉴定制度,保证教师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同时,要制定与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的配套政策。

    对于师范大学来说,既要发展其学术性,又要保持其师范性,就必须建立师范大学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新结合模式。在现阶段,从既能强化专业化教师教育,又能为师范大学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的角度看,新世纪前20年高师院校发展模式的理想选择是走向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改良模式。

  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结构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化教师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教师教育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培养模式,实行课程结构样态转换。课程结构体系要由以专业教育为主线转向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要由学年学分制转向学分制:课程结构样态要由目前的线性单向转向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网状有向课程结构。无论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都可根据网状有向课程提供的可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体现时代要求和专业化特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要构建面向新世纪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克服现行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的缺失,必须从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科研之窗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科研之窗:

  • 下一个科研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