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科研之窗 >> 科研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世纪初世界教育管理改革的基本趋势
作者:佚名    科研之窗来源:不详    点击数:1172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互博国际-世纪初世界教育管理改革的基本趋势

 

◎贺乐凡

  

当今世界教育,无论是实行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还是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在进行改革。各个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虽然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基本趋势。

    教育实行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的国家,强调国家对教育的集中领导,政令统一,行政管理效率较高;强调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教育质量相对均衡;教育制度规范,学校管理严格,教育教学秩序比较稳定;强调共性,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国家至上,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较浓;教学中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学生学习的知识比较系统、扎实;重视定性分析和终结性评价,考试考核比较严格。但是,这类国家的教育也存在重大缺陷,例如地方的办学积极性和学校的办学主动权发挥不够;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考试压力大,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忽视发展性评价和定量分析,教育评价不够全面等。

    针对以上状况,此类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是:下放中央教育行政权力,改变教育行政机关职能,适当淡化行政对教育业务的干预,强化社区、家长对学校的监督;体现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重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丰富学校生活内容;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提倡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发展性评价,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等。

    教育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国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重视发挥地方的办学积极性,教育的投入比较到位;重视发挥学校的办学主动权,强化社区和家长对学校的监督;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倡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强;重视过程评价,考试较少,学生学习负担较轻等。这些国家的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地方权力大,中央宏观调控较难;质量标准不统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起伏较大;强调“在做中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系统扎实;忽视考试的作用,学生学习无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学习标准等。

    针对以上状况,此类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制订统一的教育标准;注意制度规范,严格纪律,强化学校管理;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终结性评价,强化统一考试,取消免试升级、升学的制度;为了推进改革,他们对“以儿童为中心”、“在做中学”、“愉快教育”、“半日制教育”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评判。

    通过对以上两类国家教育管理改革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实施方法和途径均不相同,真可谓相反相成。但是改革的思路是相通的,即取长补短,发扬本国教育优势,整合外国教育的长处,改革本国教育的缺陷,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思想,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

    研究世界教育管理改革的趋势引发了我们以下两点思考:

    一、关于向外国学习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学习外国开始的。一百年来,我国现代教育及其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是和学习外国联系在一起的。在世纪转换的时刻,认真吸取20世纪中国教育向外国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教育管理理论体系,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满清末年,随着新学堂的开办,要求行政官员和学堂主持人懂得新学校教育及其管理方法。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一些变法派代表,翻译了若干外国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论著,我国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研究,也着重于介绍外国教育的法规和法律,很少有自己的专著,更谈不上中国的特色,这在当时是难免的。

    但是,我们也有过成功的经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自己的现代教育专家。他们中许多人是留学归国的学者,懂得西方的教育及教育管理理论,而且非常爱国,陶行知先生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陶行知先生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没有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教育管理的思想照搬到中国,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实验,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翻“半个筋斗”,改造成“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体现了现代教育及其管理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和知行统一的基本原理,扬弃了实用主义的消极影响。陶先生在晓庄学校和山海工学堂的一系列教育实验,以及他总结出的许多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光辉。陶先生的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是我们中国教育的宝贵财富,陶先生本人,则是我国教育研究人员的典范。教育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现代教育及其管理的先进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教育管理思想。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或思想。在这方面我们曾有过惨痛的教训。解放初,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思想,成绩是主要的,但也有重要缺陷,其中全盘否定学校管理学的科学体系,在所有师范院校取消学校管理课程,就是最突出的例证。这一错误决策,对新中国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研究,是一次严重打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我国学校管理科学的研究,倒退了很多年。

    当然,全盘否定外国的思想和经验也是错误的。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极惨重的教训。解放后,我们清除实习主义消极影响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没有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而是提倡“破”字当头,甚到巴陶行知的思想也当作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结果不仅实用主义的消极影响没有得到清除,而且愈演愈烈,从1958年学生参加过多的体力劳动,冲击教育秩序,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中的实用主义空前大灾难。

二、关于发扬本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国教育和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学校教育和管理研究要以这些经验和优良传统为基础,为弘扬教育和管理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鸣锣开道。

    我国的教育改革,全国性的搞过好几次,局部性的则接连不断。改革应当以发扬成就为前提,在方法上,应先立后破。我国是一个有三亿多学生的国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我国,许多事情容易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任何一种教育或学校管理的改革,如果不总结发扬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果不经过充分论证、长期实验和反复试点,就一哄而起,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消极影响往往是长久的。

    中国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实践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研究一定要把总结中国成功的学校管理经验,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外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中国中小学办学思想的研究,如中国和谐的家庭教育、科学严格的考试考查制度等等,都是他们认真、严肃研究的内容。他们千方百计地想从中吸取改革的营养。美国近年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提出“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在实施一些重要的措施,例如编制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州一级的通用教材;取消免试升级、升学的制度,逐步实行严格的升级、升学考试制度;实行州一级的统考和学校考试质量评估制度,把评估的结果,作为国家对学校拨款多少的依据,等等。不难看出,他们这些做法,也学习了我国的经验。但是,美国在学习外国的同时,并没有丢掉自己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和生动活泼的教育管理传统。同样,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也不能以否定本国教育和管理的优良传统为代价。我们的许多思想,如教学为主、依靠教师、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重视德育、“双基”教学、严格考试考查等等,都是好的经验,不能轻易放弃。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改革要建立在发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正确实存在的弊端。

    肯定成绩,是为了发扬优势,继续前进;寻找问题,是为了少走弯路,加快发展。我国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在学习他人、评价自己时应把握这样的原则。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科研之窗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科研之窗:

  • 下一个科研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