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课程改革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高中新课改新在哪里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1541    更新时间:2008-8-4
         【字体:
在基础教育领域,普通高中下与义务教育衔接,上又承担着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学段。在现行高考体制下,普通高中多年来一直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课程一统天下,教师不堪重负,学生叫苦不迭。同时,高中又被视为教育改革的“雷区”。     今秋,浙江省所有普通高中将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这是建国以来第8次高中课程改革。这一历经3年研制、征求包括50多名院士在内的社会各界意见的改革,有专家认为,其意义不亚于1977年恢复高考。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教育界相关人士和学校,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与校长在新课改启动前了解有关内容,对高中新课改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重新审视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育界,专家们是这样评论这次课程改革的。他们指出,此次改革是“革命性”的,不仅关系到现在16至18岁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国民素质,甚至会影响二三十年后的中国。    A新课改“改”什么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在谈到此次高中新课改时认为,高中教育性质(从“三角形”的精英教育到“矩形”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高中教育的任务(培养学 生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自我完善)、高中教育的内容(打破学科中心论)的变化,促使新课改要寻找适合不同学生的有效教育,强调过程评价、成长记录,实行学 习领域、科目、模块三级教学。    张绪培指出,此次新课改有以下7个实验因子:一是“一纲多本”,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教材,实验初期我省暂不介入这个因子;二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选课,让他 们有选择地学习;三是从高一开始就介入成长记录,建立学籍管理平台;四是使用模块化教材;五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六是学生实行学分制;七是高考制度改革, 高考录取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层次“分批走”。    一人一张课程表    “学会选择”将是今年高一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与过去不同,改革后的普通高中课程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由必修、选修两部分组成。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要上的课程,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最大变化。    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后,以往高中实行了几十年的“统一”课程表将结束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学生的个性化课程表,这样在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中,找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课程表将很困难。学生因选修内容不同,上课时,会像高校一样出现“走班”现象。    以语文学科为例。新建立的高中语文课程体系,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除必修的语文基础 课程外,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等课程的设立,就体现了新课改在处理“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两者关系上所做的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选择了不同的选修课,就意味着有可能选择了不同的未来。这种选择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就必然要求学生必须了解自己兴趣和特长所在,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当然,作为学校教师也有责任与义务指导学生。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安排,高一年级主要以设置必修课程为主,因此,对于学校、家长和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时间来准备选修课。    高中学习“大学化”    新课改后授课将实行学分制。高中学生要达到144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6分,选修学分也需达到28分。同时,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 区服务,获得2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据了解,在新课程设置科目中,占必修学分最多的不是各占10个学分的语文、数学、外语,而是新设立 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占到了15个学分。课程设置体现模块特点,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在这样的模式下,高中学习大学化是学生面临的第二个问题。高中生必须更主动地学习,像大学生一样自主地学习。这对于过去习惯于填鸭式教育模式的师生而言会感到不适应。    新课改新教材促使教师从过去“教课本”变成了“教学生使用教材”。一些教材,内容多是以专题形式出现,更像是大学教材,学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既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自己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钻研。    不过,从本质上讲,高中阶段教学采用的依然是“三年毕业制”,学分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新的计量方式存在。也就是说,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过早偏科,又避免要学的科目过多,确保学生打好基础。    高考制度也要跟着改    新课改要求:“要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 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一评价体系使得“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与“培养高考成功者”的目标分开。    不少教师担心:课程改了,高考不改,怎么办?浙江省教育厅明确表态,将积极推进与新课程配套实施的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有 利条件,力争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考命题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发挥高校招生对高中课改的“指挥棒”作用,形成符合素质教育方向、有利于高中新课程实施、 具有浙江特色的高考改革方案。    目前浙江省教育厅已经组织课题组专题研究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并将适时公布与新课程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2009年,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将使用基于新课程的高校招生改革方案。    B新课改后学生如何上课    现在,我们跟随假设的高一学生小朱,来看看今年高一新生是如何选课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框架,一些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    据了解,普通高中课程由三个层次构成:(1)学习领域(8个学习领域),(2)科目(各个领域有不同的学科    组合),(3)模块(分必修和选修模块)。    在(1)这个层次上,小朱首先要选择学习领域,但是,根据要求,他实际上不能作任何选择,因为学生在每个学年,8个学习领域都必须选择到,这8个学习领域 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按照要求,小朱在8个领域都要学,以防止偏科。    在(2)层次上,每个学习领域都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个科目下设有必修和选修模块。8大领域及其属下的学科组合如下: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外 语;数学包括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包括艺术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 包括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体现小朱选课的自主权事实上发生在(3)层次上。在这个层次里,每个科目下有若干个模块,包括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 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学习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我们以“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下的“历史”科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将包括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有三个必修模块,分别是:历史1: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历史2: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历史3: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三个模块是小朱必修的,在有些科目中,这些模块之间有些是有逻辑关系的,即小朱一定要先学模块1后,才能选择模块2,但是,在有些模块中,是没有先后的顺序的,他可以先在高一学年先选择历史2,高二学年再选择历史1。    历史还有6个选修模块,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在以上6个选修模块中,小朱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挑选。    C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挑战    挑战一:理念困惑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打了一个比喻:我们老师就好像是一群篮球教练,带领学生打篮球,这时候有个篮球专家过来说:你们一定要瞄准了投!不说还好,一说反而糊涂 了,到底什么才是瞄准了投?我们过去没有瞄准投吗?“瞄准了投”意味着手应该怎么动,方向应该怎么掌握?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 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教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    为使广大学校与教师及时走出理念困惑,省教育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在研究相关文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制订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与 难度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地在组织教师培训时,搜集一些课堂实况,便于对一线的中学老师进行指导,缩短对新课改教学的适应过程。    此外,浙江省教育厅设立了30所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详见链接一)。“样本校着重承担此次课改中单个或几个项目的研究和实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示范 校。确立示范校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代表性,因为多层次的样本更具研究、分析和完善的价值,才能及时纠正课改实施中的偏差,尽可能避免走弯 路。”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挑战二:学生管理    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原先传统的班主任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监管意义,如何管理学生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省各地在前些年就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发源于湖州的“德育导师制”,强调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要求每一个导师负责指导2至5名学 生,将“育才”和“育德”融为一体,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增进了师生感情,使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品尝到指导和管理学生的乐趣与艰 辛,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浙江省教育厅于去年开始全面推广,并出台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    挑战三:教学方式    新课程与原有课程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将对教师构成严峻的挑战,并促使教师在教学控制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省教育厅教研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课程确立了以学习为中心的宗旨,这就意味着教学控制必须以学习方式而定,大大区别于以前学习方式以教学控制而定的模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也为教学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与接受学习的过程确定性不同,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多环节、多变化和开放的,因此,教师首先需要面 对的是怎样确定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必须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 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注重陶冶 学生的人格境界,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