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政治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题例析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123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高考前瞻】

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年高考中必然体现。复习时要把教材内容和时政材料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用教材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要特别注意2006年我国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新做法、新观点,出现的新气象、新局面。

【背景材料】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赂非农业和城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陕西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赢得群众欢迎。这一做法有利于                                     (    )

①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品牌效应    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④避免优胜劣汰的风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针对“黑土地”的肥力流失现状,2006年东北三省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同时,把继续实施“黑土地”保护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义之一,使东北成为永远的“北大仓”。东北三省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

A.这是加大对农业物质投入的需要    B.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C.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3、近年来,全国的一些省市政府陆续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吸引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村委会担任村干部。其目的在于                            (    )

A.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B.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C.加强基层国家机关的建设    D.调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4、依据上题材料,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真正做出一番事业,就要       (    )

①把所学书本知识和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 ②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③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④端正主观动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A.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B.最根本的是稳定、完善和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D.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2006年3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但根本要靠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要求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2006年3月1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更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                               (    )

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通性

C.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在许多大中城市近乎饱和的家电消费,在农村则是严重消费不足,农村家电消费水平整体落后城市10年以上。启动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                                    (    )

A.有利于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B.目的是缓解家电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

C.必须提供适应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      D.关键是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5、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4.84亿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比历史最高水平还低近3000万吨,而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面对耕地和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我们要                                    (    )

A.实施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 

B.依靠科技,发展高产、高效、节水农业

C.进一步加大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力度

D.依靠国际市场满足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

三、简答

1、上世纪90年代初,延安农民开始扩大苹果树的种植,如今满山遍野的红苹果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亮色。有的地方又依托果园风光等资源,建起了风情度假村、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不少山村正呈现出“山清、水秀、人富”的新景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延安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2、2006年1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陕西省延安市看望慰问老区人民,和老区人民共度春节。

简要说明材料体现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四、辨析

背景材料:美国和欧盟每年的农业补贴高达数千亿美元。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欧盟的一头牛每天得到2.2美元的补贴,而世界上最穷的12亿人每人每天的开支还不到这个数。

辨题: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幅度提高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水平。

五、论述

2006年3月29日《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尽快建立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农业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实现服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⑴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⑵请你就如何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B      4、D

二、不定项选择

1、ACD    2、CD    3、BC    4、ACD    5、AB

三、简答

1、⑴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⑶适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⑴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⑷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辨析

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⑵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发展、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为了改变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脆弱的局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包括提高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水平。

⑶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水平不可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希望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水平是不现实的。

五、论述

⑴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拓宽了农业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有利于农民获取有效信息的渠道,有利于提高农民技能、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

⑵①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尽快建立起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化体系。一是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建设;二是要整合农业、农村市场的信息资源,加快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三是要促进农村信息双向流动渠道的畅通。②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政府要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要立足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国家信息化导向,积极推动信息化制度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队伍。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