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德育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中国教育探索之十:教育和教学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876    更新时间:2009-9-2
         【字体: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这个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从教育对象来看,既有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又有对成人的教育,从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可分为三大系统。一是学校教育系统,一是自学成才系统,一是在职培训系统。所以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使人们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对年轻的一代所进行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的影响,培养他们成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2页)。这里交代的是教育外延,至于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
    宋代胡瑷(993——1059)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970)说:“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人。”法国卢梭(1712——1778)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在这里强调的都是教育的作用以及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是教育的内容。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东汉许慎(约58——147)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荀子和许慎说的是从思想教育上引导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培养学生与人向‘善’的一个教育过程,说出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内涵,这个教育过程,相当我们现在所说的:“德高为范、用心灵启迪心灵、用行动感染行动”这么一个师德表率作用的作用。这里虽然说出了教育的主要功能,但没有说出教育的实质内容:“学高为师、用智慧开启智慧呢?”也就是说教育的实质要包括教学的全部内容,即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客观存在的那一部分文化科学知识等。往往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教育专家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思想教育而忽视了客观存在的那与部分科学文化知识,只重素质不注重能力方面的教育。

    今天我把‘教学’拿到和‘教育’(思想教育)同等地位上来论述是因为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思想教育也失去意义。教学是社会生产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继承和传授,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它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本质。在这里教育虽然包含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那一部分,但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引导、理想、前途方面的教育注重的是人的主观因素,是教育者乐于接受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方面的引导。我们平时常说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已经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了。这样区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认清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什么是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二、什么是教学和教师?

    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学校主要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现存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和现存社会先进的科学管理。它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所决定的、是现代市场经济所决定的、是现代先进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总之是客观存在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和社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老师传授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经验,因为每个专科老师既是本学科的知识传授者又是这一门学问实践能力最强的人,是改造该客体对象最有实践能力的主体,以身作则的知识的传授和演练者。一个大学的教授在讲农业知识的时候,他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农业专家;在讲文学知识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家;在讲物理知识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以物理学家……就是基础教育的老师,也侧重文理分科的,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他最起码具备一桶水的知识量,并且要保持长流水的吸收使自己逐渐成为该学科的‘专家’的水平。就书本知识而教书的是教条主义者!靠经验而教书的是经验主义者!因考试而教书的是机会主义者!这些都是教书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真正的教师是: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用心灵启迪心灵、用行动感染行动、用智慧开启智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遵循教学规律,运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到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则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发挥主观的积极性,掌握系统的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等。教与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从全面发展实施教育的过程来看,德育、智育、体育等等,都是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基础。进行智育,当然要通过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就是进行德育,也要通过传授和学习自然和社会的科学知识,有关道德的准则、进行规范的知识,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进行体育,也要通过传授和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知识,有关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当然,学生获得知识,促进发展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育是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的最基本的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这是学校区别社会其他部门的一个本质特点。学校有政治思想工作、总务工作、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教学工作等等,各项工作都是朝着培养人才的目标去努力的 ,而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领导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好教学。教学在学校所占的时间最多,其内容也最丰富,只有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全面妥善地安排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才有学校的教育稳定秩序。我国教育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教学秩序就稳定,教学质量就提高;反之,以政治运动冲击教学,以生产代替教学,教学秩序就混乱,教育质量就下降。因此,深刻理解教学的意义,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对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79—80页)

    三、在教育的两重性中进一步论述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为了使人们更加认清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我们在教育本身的矛盾中来求证教育和教学的关系。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教育虽然包括教学的全部内容,但它的侧重点是在于对人们主观的教育上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客观知识。可以这样说,教育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教学方法和认识论的问题,是让学生怎样喜欢学习你这一科知识的问题;对于学校的领导来说,教育是让老师教好学生各科知识的问题,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教育人的目标。因为教育和教学是来自教育两重性的各自部分,这样我们更能分清教育目的和教育人的目的了。教育作用是来自教育当中的教育功能,教学是来自教育当中的使用功能。换句话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教育功能的使用;教学的作用是使用功能的传授。教育就是教育功能!教学就是使用功能!

    教育的使用功能是来自客观的先进生产力那一部分,继承人类科学文化遗产那一部分,学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那一部分,并通过教育功能培养出来的人才,回到生产实践当中去那一部分。

    教育功能主要是来自人们的主观愿望培养怎样人才的那一部分,对客观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这种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地主动地认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能力,将来回到社会实践劳动生产当中去,改造客观世界。

    主观服从客观,客观决定主观,但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条件。只有充分重视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样,教育应该以教学为基础,但教育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育离不开教学的基础,教学离不开教育的指导,离不开人的主观认识和接受,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如果离开了教育的指导,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使人提不起兴趣来,教学就会变得被动了,就会变得强迫了,就会使得老师和学生对立起来。教育不仅是方法论的问题,也是一种对学生的感情的融合和沟通,使老师变得更加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理想前途。不仅用智慧开启智慧,而且用心灵启迪心灵,用行动感染行动这么一个过程。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么一个感化教育的过程,才会使你的学生乐于学习,教育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引导也是感情上的沟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又不愿学习变成乐于学习的过程,这些都是教育功能所起的作用。教育功能启发引导的实质就是要传授你的知识,教会学生使用生产工具,创造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的管理,离开这些单纯的进行思想教育都是不现实的、无意义的教育。

    四、教育和教学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虽然教育包括教学,但教育的侧重点是放在人的主观愿望的思想改造上,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认识和对学生的感情沟通上,更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重点放在育人(德育)上。教学的侧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智育上,开发人的智能,它涉及到教与学的矛盾两个方面。即: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是主导,学是主体,他们所面临的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是客体。老师的主观上的努力去教,是建立在学生努力去学的基础之上的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起变化作用的。同样的温度能使鸡蛋孵出小鸡,不能使石头孵出小鸡 。无论是学生的主观还是老师的主观,都必须认真对待客观的存在、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主观服从客观,客观决定主观。但主观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主要因素),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智育主要用在学生的智能培育上,智育的基础就是科学文化知识,就是先进的生产力。智育的开发就是训练学生的形象和抽象思维逻辑,逆向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正确对待客观存在,对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和现象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辨别的能力等。在某种意义上说,智育就是以全部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来自社会、家庭方面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构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逐步形成能力和个性的特征。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