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德育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论应试教育的根源及发展走向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1037    更新时间:2008-10-13
         【字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中小学在校人数较之改革开放之前大大增加。中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在看到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认识到教育发展中由此产生的诸多弊端。其中最为人们所指责的莫过于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了。确实,应试教育是一种压抑青少年个性、遏制青少年潜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针对这个弊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专家学者明确而响亮地提出,要用素质教育取代目前广为人们所诟病的应试教育。无疑,素质教育较之应试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它也与发达国家的健全的教育方式相适应,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之后创新能力的发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问题是这样一种人人都说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近几年来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呢?环顾中国中小学界大行其道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应试教育而代之的理想相差很远。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难道中国的中小学永远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素质教育只能作为一种点缀吗?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它的深刻的历史渊源,都不是孤立的现象,都是与那个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地探索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答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也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地推行素质教育,最终取应试教育而代之,从而完成教育方式的变革,跟上世界先进的教育方式潮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出高素质的、既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独到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虽然说文革之前应试教育在中小学中已有所表现,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远未形成气候。究其原因,制约因素很多,除了政治方面对知识的轻视外,经济因素也是广大学生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归之于中国大学教育的落后。在那个时代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人算得上凤毛麟角、廖若晨星,绝大多数人则与大学无缘。当大学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的时候,应试教育的土壤就自然地消失了。所以严格地说,应试教育的发生、发展、高潮均是在文革结束以后。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也随之得以发展、壮大,乃至于蔚成大观主宰了中小学教育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呢?我认为根源是:第一,对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和广大青少年黄金时期浪费的矫枉过正,它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双方面的压力和鼓励。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大革文化命,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极端不被重视。文革结束之后,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明确提出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重新获得自己人生的价值,重新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此他们感到兴奋异常。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敞开了大门。所以以将自己的学生送进大学为荣就是当时教师共同的心愿。可以说,教师盼学生进大学的热情不亚于家长对于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因此也可以说,应试教育得以实施很大程度上源自广大教育工作者自发的热情。他们中的许多人,文革之前尚在中年,文革之后已届老年;许多风华正茂的年青人,文革结束之后已是人到中年。在感叹年华已逝的同时,他们迫切地希望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让他们未竟的事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得以实现。这是应试教育当初最强大的支持者与实施者。第二种力量就是家长。家长们之所以成为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出于潜在的本能,即人们通常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家长们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可能进入以前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进入的大学。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大学,他们关心的就是这一点。如果说教师对于应试教育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文革之后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教师的行列,那种朴素的原始热情已经开始减退,到现在为止,大多数的教师对于应试教育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但是,家长们却成了越来越强大的、热情始终不减的应试教育支持者。至于广大的中小学生,他们只是被动的一群,他们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不可抗拒的压力,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为好,那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恰恰在这一点上,成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素质教育离开了广大的学生的积极参预,则一事无成,教师在其中只起着推动者、鼓励者、引导者的作用。第二,城乡分隔促使广大的农村考生以考取大学作为自己跳出农门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他们对应试教育从被动接受到逐步习惯。建国以后,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隔泾渭分明地将人不平等地分为城里人与乡下人。城里人享受着许多乡下人所不能享受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一个人不幸生为乡下人,就意味着你将与愚昧、贫困为伍,你与同样年龄的城里人完全不在一个起点上,而且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不平等现象还是世袭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拼命努力地读书考上大学。在成为城里人这一诱人前景的召唤下,广大的农村学生只把考取大学作为自己跳出农门的选择。从内心来说,他们并不赞成应试教育那种遏制人的个性与潜能的教学方式,但是,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述,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中,学生是力量最小的一群,他们只有被动地接受任何合理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当然他们对于应试教育也并非强烈反对,基本上大多数人对应试教育从不习惯到逐步习惯,乃至于许多人特别是跳出农门的考取大学的人对应试教育持赞同态度。不少文革后从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走上教师岗位之后,成了应试教育忠实执行者,他们用自己曾经成功改变自己命运的那种教育方式继续教育他们的学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分隔的藩蓠正逐步打破。但是客观地讲这一进程太慢,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远不相符。农民的子弟进入城市的道路除了上大学之外又多了一条进城打工的道路,但是打工者的身份地位并没有随着他们在城里挣钱而根本改变。他们与城里人仍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招干等等都与城里人不在一个起点上。因此对于农民子弟来说,上大学仍然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选择。第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对就业的巨大冲击,也迫使广大的学生以考取大学作为选择职业的优先考虑,特别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更迫使学生以考取重点大学为目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特别是9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各地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学生们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就业形势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趋势,一种是大量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技术落后等诸多因素破产、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下岗。另一种趋势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同时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扶持政策,又使大量的人员进入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面对这两种相对而行的就业趋势,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那些失业下岗的多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并缺乏一技之长的人。那些走进新办各类企业的则是年轻、有一定学历的人。那么自然而然地几乎无需任何人的号召和鼓励,大众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想就业,就得使孩子考进大学。在这种普遍社会压力之下,家长与子女的认识几乎是一致的。坦率地说,现今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放弃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严峻的生活现实使他们把目标定在将来的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饭碗,而进大学深造几乎成了唯一的拥有较好饭碗的保证。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的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增加,使其在一个短时期内拥有大学文凭已不是获得好饭碗的保证。由是,许多的家长又将目光瞄向了重点大学这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因为现实就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相对就业更容易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学好应付高考的几门功课,就成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谈论实施素质教育、谈论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少是不合时宜的,是不为人们所接受的。第四,民族心理对应试教育的认同与对素质教育的排斥。我们在评价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的时候,一般是用勤劳、善良,不畏强暴,百折不挠来表示。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风骨之所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看到,民族心理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喜欢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思变革,对新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我们从历史上数次著名的变法失败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可以说,凡是想急剧改变现实的人很少能够成功的,而且下场都是悲惨的。在教师的作用中,人们千百年来信奉的是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与此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正是这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一种经由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习惯,使得应试教育成了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现实。有人说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中国没有什么作为,但到了外国就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难道不是中国的教育讲究基础,讲究实际吗?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每一个人自身的潜力是很大的,当他所处的氛围有利于激发他的潜能时,他的潜能就会空前地释放出来。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是这种情况。相反,当他所处的氛围压抑他的潜能时,他的能量就不可能表现出来,只会长时期地处于冬眠状态。有的改革者希望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快乐学习方式,其实这是很难行得通的,民族的心理和习惯对这种标新立异的东西天生是排斥的。教师和学生对此都不可能感到习惯和舒服,他们感到习惯的是那种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所谓“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第五,素质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零散不成系统,缺乏可操作性与持久性,加之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认同以及教师队伍莨莠不齐,难以有效施行高水平的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在培养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距。反思我们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其结果乏善可陈,根源何在?根源就是没有对此有正确全面的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为在现行教育体系内作些修补,比如说增加一些活动,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就似乎是实施了素质教育。这样做的结果,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往往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应试教育的力量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传统之中。用军队来作比方,应试教育既有明确、坚定的军事理论,也有明确的战略战术,更有身经百战、深得战争奥秘的指战员,但素质教育充其量只是一些游兵散勇。虽然它也有一些明确的战争目标,但手段是苍白的,军事理论是肤浅的,不仅如此,这种军事理论基本上是泊来品,在多大的程度上适合中国的现状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我们假如可以认为一支游兵散勇就能够打败阵容齐整的军团无异于痴人说梦。不仅如此,应试教育除了民族心理、习惯和传统的深刻影响,使它看起来坚不可摧,教师、家长、学生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从教师来说,他们对于素质教育并非全心全意地赞成,因为应试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得心应手的武器,相反,素质教育则是一件完全陌生的武器。从人的本性来说,偏向于前者就是毫不奇怪的了,况且,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教师队伍也是莨莠不齐,有人即使想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力不从心。从家长来说,他们当然赞成应试教育,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应试教育才能给他们孩子真正的知识,才能真正使他们的孩子跨进大学的校门从而改变孩子的命运。至于素质教育,大多数家长看来只是一种哗众取宠、浮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从学生来说,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只是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但是对于空余时间的合理有效支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成了问题。而且在能够直接提高学习成绩的诱惑下,他们也自愿不自愿地投向应试教育。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在中国有着强大的根基,有着广泛的支持,改变它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第六,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科举考试的影响。始于公元604年,终于公元1903年,前后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科举考试对于中国各级官吏的选拔意义是正面的。因为它是作为对于世袭官吏挑选制度的对立物出现的,通过公正的考试,使许多出身寒门和中小地主家庭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因此,古代中国的人如果希望以自己的才干报效国家只有做官一途。读书则可能做官,做官必须读书。读书经过各级考试达到金榜题名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古人认为的三大幸事,一是“久旱逢甘霖”;二是“洞房花烛夜”;三是“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提高到不寻常的高度,这也是中国官本位制的思想来源。对官位的崇拜、追求当然就造成了人们官至高无上的心理。这在世界上恐怕是少见的。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中国长期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度,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堵塞了人们,特别年轻人发展的道路。在古代,经商的人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所谓“无商不奸”就事先定下了调子,使得有才学的人除了选择苦读,选择“寒窗十年”别无他求。这样的读书崇拜可以说历经千余年至今不衰。尽管现在的时代变了,年轻人择业面广了,发展的空间大了,但不可否认,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心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彻底退出舞台。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得到了强化。而且有这样一种现象,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读书崇拜就越是严重。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选择余地说到底是不大的,所能改变是在读书做官之外又加上一条读书就业而已。现今的读书与考试紧紧联系在一起,就象中国科举考试是一张试卷定前程一样,如今也是一张试卷定终身。时代的变迁并没改变这一历史惊人的雷同。因此,应试教育大有市场就是正常可以理解的了。中国式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的差距,不仅应从现实的状况分析,更应从历史的传统来作比较。众所周知,西方国家至少在十二、三世纪就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官吏并不是年轻人的唯一选择,人们有多种途径达到自己才干的发挥,生活状况的改变。综上所述,可见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在现阶段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改变它,用素质教育的方式来替代它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应试教育发展的走向到底如何,它是否会长期存在不可改变呢?是不是素质教育只能是作为一种口号,一种理想追求而存在呢?对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回答“是”还是“否”。应试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强大的根基:就是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城乡不合理的分隔机制、就业面的有限。可以说,这样的根基如果不被动摇,那末,应试教育的生命之树将会长青。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应试教育的根基将逐步动摇。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之后,素质教育将逐步兴起,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最终取代应试教育的霸主地位。当然,这需要比较长的历史时期,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的思想都是不现实的,都是有害的。目前,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蓄力量,积蓄素质教育的经验,首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施行,因为说到底,经济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这样说,当素质教育成了我们教育的主要方式的时候,一定是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的日子。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