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德育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让语文教材“活”起来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1007    更新时间:2008-5-7
         【字体:
课改进行到今天,“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语文教师。在此,笔者采撷几位特级教师活用教材的范例,以期教师们张扬鲜明个性,提升文本内涵,从而展示语文课堂大气、锐利、深邃、灵动的魅力。巧妙改动    一些并非精品甚至是有缺陷的课文被编入教材已屡见不鲜。这就警示教师不能总把教材奉为“圣经”,更不能将错就错围着“问题”文本“多情”挖掘,而是要大胆改动,并利用这不可多得的“资源”,培育学生鉴赏能力,变“废”为宝。    窦桂梅老师执教《夏夜荷花》时,对文本中几大段荷花“不娇贵”、“不孤傲”、“毫无私心”这些标签式的赞美大动手术。学习“一根根荷箭亭亭玉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颗颗水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一段,用叶圣陶《荷花》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描写补充改动,让干瘪的描述丰满起来,让夏夜荷花真正迷人;学习“荷花不孤傲、不娇贵、毫无私心”一部分,组织学生讨论,批判性审视这种穿靴戴帽式写法,又改写这段文字 。巧妙的改动,不仅是对文本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更是对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次升华。    精于取舍    学生对大多文本内容完全能够读懂,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不可泛泛而教,而是要将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这些精华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或一个情感点,将它们作为教与学的切入点,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    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都相当遥远的课文,没有采取段段分析的传统方法,而是别出心裁抓住作者文末抒情式的议论“他是多么辛苦,多么俭朴”这一关键句,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文中蕴含着的巨大情感张力。在学生反复默读、激情诵读中,将周总理生活的“极其简朴”和工作的“极其辛苦”间的巨大反差凸现出来,激发学生对先辈们的无比崇敬之情。然后,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走进总理内心世界,深入体验总理在这极其简朴中辛勤工作的高尚情操,得以洗礼和启迪。    合理拓展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学应凭借这一“例子”,拓展学生阅读领域,不断充实学生的认知,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李吉林老师执教《海底世界》时,自己推荐课外材料与课文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聚合功能和集约优势的教学“场”。导入新课后,她引入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通过快速阅读,学生认识海之大、洋之深,生发探索海底奥秘的热情。精读课文时,除了纵向联系以前学习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又自然插入《海底的冷灯》一文。这样拓展,不仅为学生学习这类知识性文章提供了专业支撑,而且构建起源远流长恰似一泓活水的语文教学体系。    多方整合    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语文教学首先强调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相互渗透,让文本语言、符号流淌出诗情画意是名师们活用教材的又一高招。被誉为“随身带着教具”的斯霞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常用表演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以“饱满”一词教学为例,小学生弄懂这一“形容人的精神充足”的引申义有很大难度,斯霞老师在学生掌握了“饱满”本义后,阔步迈向门口,然后转过身来,挺胸抬头,双目有神,问:“你们看老师的精神怎么样?”同学们马上异口同声回答:“老师精神饱满。”“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语言刚落,孩子们纷纷昂首挺胸,“饱满”引申义即入人心。学生通过直观形象入境体验感知课文,渗透了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的理念,换得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地释放。    沟通读写    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体验文本,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并储存积累写作方法来丰富自己。    丁有宽老师坚持把读写紧密结合。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四想、三议、二记、一问”。“四想”:想一想课文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是写个人的,还是写集体的,是第几人称写;想一想课文的中心是什么;想一想文章是怎样布局谋篇、安排详略的;想一想哪个是表现主旨的重点段。“三议”:议一议题目怎么解,议一议段落大意并加小标题,议一议课文重点语句。“二记”:记一记心得,记一记疑难。“一问”:有疑难先向自己发问,再向字典、同学、老师发问。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习作同时做到“四想、三拟、二写、一多”。“四想”:想一想习作的中心、想一想表达中心的材料、想一想习作的题目、想一想习作的谋篇布局。“三拟”:拟题目、拟提纲、拟主次。“二写”:先写底稿、后誊写作文。“一多”即多修改。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不仅使学生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身。    与生活接轨    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部大书”融为一体,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突出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学生才能真正拥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于永正老师为了让学生描述人物外貌并转述通知,专请教育局办公室的唐老师现身课堂, 学生兴之所至,妙语连珠,妙笔生花。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获取信息,再将信息转告他人,将食堂的刘师傅请上讲台并让他故意反复诘难,增大训练难度,变演练为实战。为了培养学生“问”的能力,于老师抓住机会,请学生采访在场听课的老师,学生人人参与、随机应变,再互相评价“问”的优缺点,效果极好。这种有意识地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是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活”用教材并不是一门艺术,而是挖掘文本内涵的必然要求,当然,它也不是名师们所独有的专利,而是教师素质与驾驭教材能力的正常体现。如果,现阶段我们一线教师还不能够“活”用,那么从现在开始处处留心,对名师们活用教材的方法多一点小思考,多一点小体会,多一点小感悟,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