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教研课题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不详    点击数:1914    更新时间:2006-7-7
         【字体:

   在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ppt文字稿)

 

去年以来中国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提升成为中国政府以及成人社会关注的问题。最近一段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其均衡协调发展,又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世界范围看,道德相对主义思潮以及学校“去道德化”的倾向开始呈现回归品格教育的转向。而就中国而言,由于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社会变化的快速,以及传媒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受到的外部影响前所未有的丰富而杂乱。

 

重新认识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方式,直面成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价值沟”,是道德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方面,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学校教育在教养人的品格方面仍具有其他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急速变化时期主要是在学校生活中度过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摆脱封闭于学校之内的、以比较简单而主要是单向度的教导为主的传统学校道德教育形态。

 

就学校工作而言,当前我们特别需要从教育生态的完整性上突破原有狭隘的对学校德育的理解,把学校教师群体及其合力看作最重要的、最具潜力的道德教育资源。

 

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今天的教师怎样才可能对学生构成道德方面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

 

一、教师专业化中的道德向度

 

在提倡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其中的道德向度。

 

对于教师职业的道德教育责任和效能的认识与信念,以及将其转化为明确的工作意识(意识是对某事物的觉知、关注和意向)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影响力,应当在专业化建设中凸显出来。

 

我们试图通过重新诠释学科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来对教师专业化中的道德向度作一阐述。

 

(一)从学科教学活动看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学校德育不能满足于专设德育课以及专门的德育活动。因为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弥漫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学科课程的知识学习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

 

 正因为学生在学校里进行有系统的知识学习,随着知识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脑神经活动导致认知和情感发生不断的变化,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恰恰是他们选择和接受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生理和心理基础,从而使其道德成长不是只靠直觉和生活经验而自发获得。

 

日本脑科学研究首席专家小泉英明基于脑科学的研究将学习重新定义为:学习是人受(自己以外的)环境刺激导致的神经活动过程。将教育重新定义为:教育是对人受(自己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神经活动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学校教师对各门学科知识的传递,无论是教学资源本身还是教学过程都自然内在地含有价值观倾向。(见图表1)

        

图表1:各门学科中的道德资源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是历来主张教学资源对学生的伦理教化和熏陶感染的。中国的优秀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希望更多的教师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下去。

 

因而,如何利用、挖掘这些资源,自然而艺术地设计并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理应成为校本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工作。

 

这里还进一步涉及到两个思考点:

 

1、教师如何利用规则、纪律、奖惩、合作学习使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本身体现诚信、公正、意志力等道德素养的要求和培育?关于“无教育的教学和无教学的教育”这样一个经典的教育命题,需要教师在新的学习者特征和学习条件下被重新再意识,并寻找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

 

2、教师如何抓住本学科的核心和主干知识,通过“结构化”的处理(由于认知科学引发的对学习和教学的革命性变革,只有结构化的处理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找到到认知路标和不断再学习的热望)以及尽可能多样的传递方式使具有不同智能性向和学习能力的所有学生都可能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兴趣、顺遂、甚至兴奋的情感,从而以此获得个人道德成长以及今后融入社会生存和职业生活的自尊、自足、自爱的心理基础?

 

为此,教师需要形成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人格之间内在的平衡性、融合性和作用方向上的一致性,才能对学生的道德产生和谐的、丰满的、持久的影响。

 

(二)从师生关系看教师的道德影响力

 

在中小学的校园和教室里,教师是唯一的成年人。学生和教师的联系,在时间长度上、在直接交往频度上、在无可选择性(无法回避)上、在权威性和学生易感性(敏感性)上,都是在家庭和其他教育机构中无法相比的。

 

现代学校,由于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使得师生关系的道德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空间其实是更加扩展了,只是需要重新认识这种内容和方式。

(见图表2)

 

图表2:教师角色呈现的道德资源

 

这里也涉及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1、教师应不应该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人,不是神仙,不能被圣化。

 

但也必须看到,教师在客观上是被作为孩子的榜样来观察和模仿的。

 

2、师生关系应该诉诸怎样的教师爱?

 

教师爱的传递是学生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从而产生向善心以及与教育取合作态度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方面,中国的传统教育有不少优势。

 

但从中国社会转型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趋向看,需要进一步从保障儿童权力和教育民主化的角度认识教师爱的新特质。比如,对每个个体生命特殊性的尊重和宽容;避免控制性、强制性的爱,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怀应该是彼此可以感受、接受和互及的。

 

美国女性主义伦理学家将“学会关心”看作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她认为“我们应该教育所有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

 

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作到:自己学会关心、教会学生关心、形成师生互动的关心。

 

诺丁斯提出过一个关怀公式:1)A关怀B;2)A作出关怀B的行为;3)B感受到A的关怀

 

所以,在现代社会,教师在人格方面上的民主性特征与道德影响力有重要的相关。

 

二、学校管理模式与教师道德影响力的实现

 

学校管理必须转向以教育生态和谐为目标和基点的道德模式。一种道德模式的学校管理才能够保障教师专业化的道德向度,其特征主要有:

 

1、管理者首先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引导。这个教育价值观的含义是指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道德性质,学校具有明确的道德目标。

 

据加拿大教育改革理论家麦克.富兰对北美家长的调查,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也关心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品格培养。他据此提出,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道德目标,必须实现道德的使命。

 

2 、管理者应 将学校看作是成人(教师)与学生复杂交织在一起、共同成长的团体,认识到 良好的关系模式是学校各类人群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要善于以激励和互动的方式帮助教师认识自身专业化的道德向度。

 

通过教师组织结构的调整及提倡团队工作模式推动教师摆脱传统的课堂中心、教师个人独立操作和竞争而缺乏同侪友善合作的状况,形成学科教师之间以及与班主任之间良好合作的氛围。

 

教师需要有来自管理者和同侪以及来自学生的关怀与尊重,教师本人也要培养对这些关怀与尊重的敏感性和感谢心。

 

德国哲学家阿克瑟尔·霍耐特在《为承认而斗争》中写道,“在活的社会现实中,对社会发展进步负责的道德力量,就是为承认而斗争,这就是基本的命题。”他提出,在一个好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从爱或亲密关系获得“感情的承认”,从公民之间的平等权利和同等尊严关系获得“法律的承认”,从全体成员间的价值共同体关系获得“团结的承认”。

 

3、管理者要鼓励和提供条件促使教师通过扩大个人阅读、参与教改与反思性研究、拓展人际交往以及自我修养等,将教师专业化的伦理标准内化为教师个人化的教育哲学和德性修养。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伦理标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但伦理标准需要变为教师的内在德性和人文素养。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的道德标准并不是规范伦理性质的标准,而是德性伦理性质的标准。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不能全盘照西方的文化与思维模式来诠释,比如教师道德,中国历来强调由主体内发的德性,其实属于这种德性伦理性质的标准。

 

韩愈对“仁义道德”下过的定义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谓之德。”这是一种无待于外、基于内心的自圆自足的生命境界。这样的德性品质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然投射出来,从而产生并喷发出教育智慧,学生也才可能从教师的专业活动中听到道德的声音、受到精神价值的影响。

 

 

4、管理者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需要从外显性的评价走向更加重视和逐步实现内质性的评价,即把握教师专业化向度的全面性、教师职业效能显现的内隐与滞后性特征,尊重教师各异的教育教学风格以及个人的气质与性格。说到底,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具体使用和体现出的实务知识、经验和素质是相当个人化的。

 

谢谢!

 

2005.10.26   上海

 

(转引自华东师大国际教师教育中心http://www.icte.ecnu.edu.cn/index.asp)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