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课程改革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任务(摘要)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不详    点击数:2103    更新时间:2006-7-6
         【字体:
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山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

贺 斌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

    任何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都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

    教育改革如果不能深化和落实到课程上,则改革只能停留在表面层次而不能持久。
    
    1、东方集权制国家的改革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几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入“区别性课程”,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我国台湾2000年新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分离等十大能力作为目标。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
    
    2、西方分权制国家的改革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美国的每所学校要保证儿童会合理用脑,以使他们做有责任感的公民、进一步学习以及在我人现代经济中谋取有创建性的职业做好准备。”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1999年英国颁布新年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道德方面的发展,社会方面的发展,文化方面的发展。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三)东西方课程比较

    1、课程价值与课程观

    (1)国家利益 个体发展

    (2) 培养精英 面向大众

    (3)注重系统知识 关注生活经验

    (4)强调稳定 追求变化

    (5)计划 大纲 教材 跑道共同建构

    2、课程结构与管理

    (1)学科基础 生活的基础 发展的基础

    (2)一元专业化 多元均衡化

    (3)统一指令性 灵活指导性

    (4)集权:国家主导 均权:政府 学校 个人
    
    3、课程内容与教材

    (1)学科中心 经验中心

    (2)系统与规范 解决问题

    (3)原理 经典的知识 应用现代的内容

    (4)难 窄 旧 浅 宽 新

    (5)概念 法则 练习 经验 思考 应用

    (6)注重结论 获得知识 关注过程 强调体验
   
    4、教学与学习方式

    (1)听讲与接受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记忆与模仿 理解与创造

    (3)书本知识 实践活动

    (4)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5、考试与评价制度

    (1)标准化答案 鼓励个人思考

    (2)书面测验 论文答辩制作

    (3)知识技能技巧 参与多样化创新

    (4)被动评价 自我反思

    (5)区分名推动学习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四)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选拔与发展的尖锐对立;知识技能的熟练以泯灭个性发展为代价,儿童身心健康受到摧残;

    知识陈旧,教育质量的过剩和不足,问题意识日益萎缩:创造力匮乏;
 
    课程价值观扭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压抑束缚

    ①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学科专家目标,忽视学生发展,精英主义教育。

    ②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

    ③课程结构——单一学科课程与分科主义;门类过多,缺乏整合。

    ④课程实施F——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重接受学习忽视体验,探究。
 
    ⑤课程评价——过于重视甄别和筛选功能。标准划一,过分领带考试和管理主义倾向;

    ⑥课程管理——中央集权,千校一面,万人一书,整齐划一。

    结论:纵观便于教育改革,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从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实际出发,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高速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二、怎样进行课程改革

    新世纪初课程改革的任务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本系”。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

    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的经验

    课程即复杂的会话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课程的有关概念

    本质:知识-经验-活动

    流派:学科-儿童-社会

    内容:基础文化-技术-职业

    层次:理想-行政-领悟-实施-获得

    结构:分科-综合(学科-活动-问题-关联-广域-融合)

    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呈现:显性-隐性

    修习:必修-选修
    
    (二)怎样理解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1、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为了每一学生的发展。

    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采的人格。
    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把个性发展价值视为根本,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其他挑战。

    2、课程内涵的四个发展趋势

    由强调学科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由强调目标或计划到强调过程的价值

    由强调教材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联因素的整合

    由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

    (三)对现行课程教材的修订

    关于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及部分教材的修订、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强调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怎样理解新课程的目标?

    1、新课程确立起新的课程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怎样理解新课程的目标?

    2、新课程确立起新年的学生观,从而使全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怎样理解新课程的目标?

    3、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事例起来的基础途径。

    (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之二: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目标之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之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怎样实施新课程?

    确立一种新的课程实施观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色

    2、教学过程是师生持续交往的过程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标之五: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这一比例已达75%。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

    新课程要确立怎样的评价观?

    ——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1)追求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承认量化评价的有限性,谋求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3)消解评价者与评价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把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协商建构意义的过程。

    多元评价体系的特点(之一)

    强化主人的选拔与淘汰功能

    知识经济时代的多元知识观(知事之知、知因之知、知窍之知、知人之知)

    过去的问题是“你的智力有多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心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 ——加德纳

    多元评价体系的特点(之二)

    强化教育的发展功能

    教育是设计和塑造成功的人的实践历程,成功的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者,多元评价功能之一是“发现”:第一是发现学生的潜能,以便因材施教;第二是发现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育(教育的反馈)

    多元评价功能之二是“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因此“发现”是为“发展”服务的。

    多元评价体系的特点(之三)

    促进形成保证高质量教育的教学管理策略与机制(多元包括教学过程的实时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覆盖了教学质量动作的全过程)。

    例如运用有效听讲的(语言)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讲(或聆听)质量(人类清醒的时间中,有80%的时间花在沟通上,其中45%是用在倾听)。

    多元评价原则(之一)

    1、评价应是长期性的。

    2、评价是多向度的:包括自评、互评、家长、教师以及社会认知的评价;除等第与分数之外,还应有描述性的评语;兼重多种层面的评价。

    3、为教育提供反馈信息。

    多元评价原则(之二)

    4、重视非正式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简易的检核表纪录学生平日的生活表现,也可以举办讨论会让学生评论作品的好坏……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并评价自己的成就。

    多元评价的主要类型

   (一)对学生多元的评价

   (二)对多元教学的评价:多元旨在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其评价多与多元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实施的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评价,集中关注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表现。

    关于评价形式的思考

    真实性评价:包括总结报告,辩论,调查,角色扮演,音乐广播剧,访谈,合作学习,反省日记,书法,素描,照相等创作……是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连接性评价。

    档案袋评价:包括学习计算的草稿、日记、活动照片、各项作品等,还有师生进行的有价值的谈话。它提供了不断检验学生学习情形的方法,并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连续性评价。

    “三分法评价”:观察实录的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纸笔考试的成绩各占三分之一。

    目标之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并报教育部备案。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怎样理解新课程管理政策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过程不是国家对地方和学校施加控制的过程,也非各方我行我素的过程,而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类权力主体交往、对话并达成共识的过程。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质:课程决策权力的分享与互动。
    “三类课程”相互渗透,我们的课程体系不能成为“三类课程”的机械叠加。

    怎样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为主体进行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又称“学校中心的课程规划”。

    基本特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是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

    基本理念: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之所是课程开发的最好场所。

    主要范围:地方学校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
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

    除经教育部授权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降低教材价格。

    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教材选用制度。

    课程改革实验的任务和要求

    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布各学科课程

    形成教材编写、审定、选用的有效机制

    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1、验证、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试验稿学习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试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根据试验情况各实验区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2003年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004年颁布经过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

    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选用的有效机制

    建立教材编写资格的核准制度

    人员、经费、编写思路、样章、独创性

    完善教材审查制度

    建立审查委员库,初审通过后方可出版、实验

    通过实验形成教材选用的民主决策程序

    教材评价公告制度 教材选用委员会

    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教育部:课程总体规划 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课程标准 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本省的课程发展能力 规划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开
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课程

    学校: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开发、选用学校课程
    
    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参与:教师-教研组-学校-学区

    专题:实践-问题-归纳-计划-报告

    关注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估

    从评教师的讲课技巧——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究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究

    参与式培训与案例分析

    平等参与的首席与反思性教学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提高对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淡化对教材的依赖

    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

    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成长记录,评价内容,方式多样,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自评为主,校长、学生、家长多方参与。

    建立课程不断更新的机制

    了解课程适应性,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调整和修订。

    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进行新观念、新课程的培训。

    参与式培训、案例分析、编制教学改革计划。

    边实践、边研究、边学习。

    发现、分析问题,专题研究,撰写报告,总结与交流。

    阶段、学科、评价……加强对实验工作的评估。

    A.评估的目的

    评估各项工作进展

    总结经验教训

    建设性建议

    B.评估的原则

    整体性

    实验区作为评估的整体

    评估实验工作的各个方面

    阶段性

    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实验善进行评估

    可操作性

    C.评估的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

    试验启动

    形成常规

    观念转变

    教学活动

    学习效果

    课程开发与管理

    ——学校的工作思路(给学校的建议)

    树立机遇意识,抓住发展契机

    树立课程意识,更新办学理念

    注重学生发展,构建选修课程

    转变学习方式,开设研究课程

    注重校园文化,开设研究课程

    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建立科研机制,提高教学效益

    引进学分制度,进行多元评价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