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语文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高三语文教学战略
作者:马刚    教师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2137    更新时间:2007-4-26
         【字体:

互博国际-高三语文教学战略


【本文要点 : 高三语文要用思想去教学和管理,不能凭感觉去“授业”,更不应该
再走加时间、加题量、加压力的老路。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是管理,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心理的动态,实施监控,管理的核心内涵是诱导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 :高三         语文          教学】

高三语文教学的质量,普遍而言是比较低下的;高三语文教学,一般说来也是比较艰难的。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如何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复习?我有自以为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一、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因为这种做法带来的几个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① 量与质怎样才能呈正相关关系?② 增大师生实际的和心理的负荷,导致投入大而效益低的矛盾怎样才能解决?③ 在疲于奔命的训练中,如何才能解决师生均无成就感的问题?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但是,广大教师却过于痴迷于多讲多练,每周两次甚至多次考试,还要布置语文作业。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穷于应付,必然挤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空。学生若没有必要的时间学习和复习,就必然导致学习和复习的低质量;学生若没有必要的空间自主思考、总结、反省、规划,就必然导致学习的极端被动,始终处于僵化、机械、毫无创造性的应付状态中——而这又必然导致训练的低质量、低效率,于是高三语文的教与学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恶性循环着。高频率、低效率在教学中总是一对孪生兄弟,而这恰恰是许多教师视而不见的,这确实令人费解。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实际的情况,我想表明: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勇于淘汰这种简单而落伍的最终将要遭遇失败打击的做法。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 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 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难道考得过多过难,问题成堆,真的能够引发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实际的情形是,过多的问题形成的巨大压力,具有对师生信心的摧毁性效果,根本不可能对教学产生 虻挠跋 。我感到,只有当每次考查暴露出的问题居于少数的条件下,教师才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也才有明确的目标,师生双方也才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 现实、 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高三语文教学依然处于一种简单的、不科学的教学思维的控制之中,这种思维的逻辑起点是荒谬的,做法是反科学的,这种思维的内核 就是数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量的提高。显然,不革故鼎新,终将误人子弟;而旧式的教法,正是高三语文的坟墓。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亟待转变思路,更新做法;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我任教于一普通中学的普通班,在2001级高三的时候,我做的大胆尝试及其结果给了我一个坚定的信念,这一尝试的核心思路就是“管理至上,指导为重”。其效果明显,令人振奋。我所教的两个普通教学班人均高考语文得分为108.3分。《孙子·谋攻》提出的“上兵伐谋,其下攻城”令人豁然开朗,我认为语文的教学也应重在“伐谋”,重在智取,重在管理,重在指导;而不在“攻城”,不在“勇胜”,不在蛮干。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 大量讲述;② 大量训练;③ 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 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 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 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 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 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 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在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中,首先,教师要敏锐地把握学生情绪的动态,激活学生学习和学好语文的信念,要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要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使学生始终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中;因为情绪沮丧、士气低落,永远是学习的大敌,而语文学习特别易于产生这样的不良倾向。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在日复一日的高三学习复习生活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日益突出,若视而不见,显然会大大抵消师生付出的努力,降低教学的质量。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①学生学习激情的钝化;②中差学生远望前途因信心不足而超前产生失落感;③不能正确认识复习与考试之间的密切关系,反而认为关系不大,由此弱化复习;④水平没有提高,单纯地理解为语文学不好,从而放弃积极态度和努力等等;甚至还有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身体健康等因素带给学生的心理焦虑。这些心理、认识问题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和能力的难题具有更大的副作用和杀伤力,抵消教与学的努力的能量更大,不可等闲视之。
其次,教师应致力于方法的传导。学生成绩不能提高的原因形形色色;但成绩不突出,效果不显著,无一例外,都会表现为不从方法去求学,只凭感觉来把握;不少学生到高三都不知如何学习。责任正在教师。高三语文教师的工作应是宏观的、指导性的。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责任把方法指导和解题指导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第三,教师另一重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①使学生具备运用多种学习材料的能力;②使学生具备完成多项任务的统筹安排的能力;③使学生具备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的能力;④使学生初步具备方法多样性的探索和归纳的能力;⑤自我监控的能力,例如,目标任务的监控,自我激励,自我督导,自我调节,自行改进,自我评价等。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热忱,让学生既成为求知者,又成为思想者,更成为管理者。因为,无追求,无以成就学业;不思考,无法掌握规律;不懂管理,效益必然低下。
第四,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高效的学习必然是自主的学习,而自主学习必须要有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学生普遍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就在不知道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写作方法、制定依据、如何实施、怎样评估,多数学生干脆就没有计划,因此他们的学习,他们自己心中无数,甚至漫无目的,自然导致其学习的低效率。教师理应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纳入计划的范畴,纳入管理的轨道:让学生学习时有目标,有任务,有要求,这样才有数量与质量的保障。
第五,评估及意见建议。教师应及时、客观、准确而敏锐的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点评利弊得失和努力方向,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总而言之,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定位应该实现重大改变。教师的根本任务应 转变为指导和管理,其核心任务应该是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文章录入:马刚    责任编辑:马刚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