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语文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意识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396    更新时间:2007-2-28
         【字体: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得到美的享受。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标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家陈村说:“语文首先是美育。”中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美的窗户,让他们领略文学百花园的姹紫嫣红。我们以一贯之地创设艺术化的情境,创造良好的教学艺术氛围,就是创造一种审美的氛围,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与情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聆听到美的声音,体会到充满激情、意蕴深刻、清词丽句、声情并茂的美。

     1、听不到的声音最美

     美术作品的构图中有“半角”之说,是讲绘画中常常只画半角,留下大量的空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那空白的“无”,比起拥挤的“满”,竟然产生了更好的效果。文学作品中对声音的描写也有类似的情形,那就是“无声、无语”的描写。描写声音之美,按一般思维应正面描写其悠扬、嘹亮、清丽、幽怨、嘈杂、冷酷等,但高明的作家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不写有声,而极写无声。

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耐人寻味。表面看来是平静无语的,内心深处却流动着“幽愁暗恨”,这样的情感也许可从眉尖、眼角、唇边觅到,但绝对不能用耳朵捕捉到,也许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无声”是“空白”,但又不是“空白”,它是一种独特的意境,满蓄了一片只有同为天涯沦落人才能感受的深情。而这里的“无声”,又衬托了下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有声”,更能表达出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虚实结合,有无相衬,使声音的描写具有丰富性和立体感。正如诗句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更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更能使欣赏者感悟到诗人独特的心境。

刘鹗《老残游记》中对王小玉的描写也体现了这一魅力。“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继这千回百折,然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地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正是缘于作者描写声音故意不写有,而宁可写其无。情境结合,从而起到了余音绕梁、经日不绝的功效。正所谓“听不到的声音更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典型个例后,对于无声与有声的辩证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作文中也就能摒弃一味地绘形、描声,而是通过眼神、坐姿、手势等体态语言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在无语中给欣赏者提供驰骋想象空间,创造独特的美感。

       2、静中写动更幽静

      人的感官中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欣赏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以及各种艺术的美,都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直接感受。

  朱自清先生写月光下的荷塘,以对美的赞颂追求来排遣心中的哀愁。写荷叶、荷花、荷香、流水,写得形(舞女的裙)、味(清香)、色(白、碧)、声(渺茫的歌声)俱全。月下荷塘是幽静的,但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动静得宜、虚实相生,写出了灵动的生命之美。揣摩后我们可以发现,宁静幽闲的境界中并不完全摒弃声音的描写,这种构思往往创造出静中写动更幽静的情境。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声本来会使人感到凄婉,写巫峡,写伤情,特写三声猿鸣,使人深感此境的幽静与凄清。且不说用“桂落飘零、飞鸟鸣涧”写山谷幽深,以动衬静。范仲淹笔下“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洞庭湖,美丽的形象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样一幅幽静的画面中忽然传出几声互答的渔歌,套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即“境界全出矣”。几声渔歌,并没有打破洞庭湖的静谧,而使月夜洞庭湖多了一份灵气,添了几许生机,更显出月下碧湖的静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殆谓是欤!

       3、绘形勿忘描声

       描写千姿百态的景物,人们常常是抓住特征,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写,此外,一些人善用动词,通过动作来绘形。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伏”写黄蜂的肥胖,用“窜”写叫天子的“轻捷”。更多的人用其他景物的形态作比较或打比方来绘形,如“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句中用“小舟”绘出新月的形,让人读后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而有经验的作家总能独辟蹊径,迂回曲折地找到另一种绘形的方法,那就是描写声音。老舍先生写五月的青岛,一句“清晨便听到卖花声”,就使五月的青岛到处是鲜花的美景的画面生动起来,使读者身临其境,赏其形、观其色、闻其香、听其声。生活中若要探出山谷、洞井的深度,人们常会捡起一块石头扔下去,通过石子落到谷底或井底的“咚”的声音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借用到文学创作中,这就是以声绘形。《雨中登泰山》中有个片断:“悬崖崚嶒,石缝滴滴嗒嗒,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洞,潺潺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泰山的巍峨陡峻、迂回盘旋,雨势的迅猛,通过声音的描绘跃然纸上。山高水深,石缝渗水,积聚而成浅浅的流水,顺斜坡面,水势不大,因而潺潺;急流下坡,冲进山洞,飞泻而下,四面水声汇合,引起回声,才能作“訇訇的雷鸣”。明写水声,实写山高谷深,使人陡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以声绘形的表达方法往往使作品产生一种独特的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启发学生效仿,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美就是生活,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声音之美只是美学海洋中一朵平常的浪花,识得这朵浪花,也就如同寻到了航行美学之海的一叶扁舟。学会做“有心人”,美丽的风景会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