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历史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关于历史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070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开放的情境之中,用类似于史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以培养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为方式。这种学习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要求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采用以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形成自觉的、习惯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具有历史研究所要求的立场观点、方式方法的属性。因此,我们围绕历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能力,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即围绕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和能力,研究史料的立场、观点及其方法和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等制定了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目标。

一、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目标

1.能够获取不同形式的史料文字、文物、图片、音像、民俗、口传等

2.能从多渠道获得史料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当事人、互联网等

3.能按时空坐标整理史料

4.能按史料特性整理史料数据表格、图像归类、文义逻辑等

二、研究史料目标

1.识记史料、鉴别史料的能力

2.诠释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3.获取史料信息、评价史料的能力

4.应用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掌握史学理论目标(最主要者)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能力

2.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的能力

3.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能力

4.运用个别与一般关系的能力

四、表述研究成果目标

1.口语表达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3.模拟表达能力

4.电子动画表达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其过程和情感方面还有目标要求。因为这些目标要求是各科研究性学习所共有的,所以,在此没有列出。

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采用了“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

“三课”是指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三种类型;课程类、课题类和课堂类。

课程类,是指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采用集会讲座的形式,介绍史学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介绍某些著名史学家研究问题的具体过程、成果及对时代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大影响;让学生自找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传记性的书籍和文章进行阅读,从中编辑出他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小故事,并对此进行交流和评点。开设这一课程,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导引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门。这个课程,每学期安排l~2次讲座,每次讲座1~2个课时。让学生编辑小故事的时间,与其他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一样,都放在每周一节的研究性学习课中,具体科目由学生自己决定。

课题类,是指以历史学科领域内的某些特定问题作为专题,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类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可以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来源于教材内部;二是既来源于教材内部,又来源于相应的教材外部;三是除了来源于历史学科领域,还来源于非历史学科领域。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强,在研究某些历史课题时,往往要涉及其他学科,如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课题研究,就必然要涉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等问题。所以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的学习方式中,必然要遇到第三种跨学科类型的课题。课题,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地方资源拟定;学生也可以自己拟定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利用每周一节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节假日时间,不受课堂空间限制,搜集、整理、研究史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交流成果。课题类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每小组至少做一个课题,交流一次成果。通过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开辟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深化了学科知识,也学习了他科知识,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有利于达到前文所述的研究性学习目标。

课堂类,是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是学生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只有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研究性学习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整理出相应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二是在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因为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出相关的“奇谈怪论”、“神思仙想”。这些问题未在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研究之列,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能将教材作为一个平台,作为一个支撑,师生互动,共同追求着新知与未知(图一)。这与过去接受性学习不同,掌握教材知识就是目的。所以,教师是中心,教材是半径,学生只是这个半径范围内的一个点,再好的学生也不能跳出教材半径所画出的圈圈(图二)。所以,课堂类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对传统的教材观,都提出了挑战。全面实现课堂类研究性学习难度很大,但只要决心长期尝试、坚持课堂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上述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如上所述,“三课”结合搞“研究”,实际上是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为三类六种具体方式:一是课程类中的一种方式:编辑研究者研究的小故事;二是课题类中的三种方式:教材内的课题式研究、教材内外的课题式研究、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课题式研究;三是课堂类中的两种方式:研究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研究学生提出的问题。

上述“三课”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有层次差异,但不等于说,研究性学习仅仅只要课堂类就行了。就目前而论,这是不行的。因为现在还有相当部分历史老师不知道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行政也还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这些教师进行课堂类的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句空话,学生也会因此无法感受研究性学习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不作为课堂教学要求的“课程类”、“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这些老师在学校行政的要求之下,也许能做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学生也因此会多少感知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与做法。再次,应试教育的影响还相当大,现行的考试题中还难于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考试升学方面还无法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在目前考什么学什么的情况下,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一下子也无法推开。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宜昌市自2001年秋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提出了“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由“课程类”激起学生兴趣(同时也能激起部分老师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再由“课题类”加强学生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能力(同时也能促使部分老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最后渗透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变为“课堂类”。两年来的实践表明,实施“三课”结合搞“研究”的方略不错,得到了全省同行及有关专家、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2002秋,宜昌市召开全市研究性学习现场会,省教科所、教研室和教育厅的部分专家、领导参加了观摩;2003年秋,湖北省教育厅将在我市主持召开全省范围的研究性学习的现场会)。(后附我市几篇“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准备的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

设计背景

200l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央视热播大型历史剧《太平天国》,在国内引发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再认识的大讨论,特别是关于“太平天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还是对此没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大讨论。我以此为题,用辩论会的方式组织了以下教学:

片断回放

1.观点陈述

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2.自由辩论

反方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怎么有利于近代化?

正方1: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籍,一旦扫地荡尽”。这不是思想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吗?

反方2:太平天国在文化上,成立删书衙,专门删改文史经典,禁止拜上帝教以外的任何典籍。《贼情汇纂》上说:“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弄得读书人望风而逃,这样的政权难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正方2:你是一叶障目。《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杨秀清在致英使卢恩·包伯的信中坚决抵制鸦片的输入,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等,这些都是有利于近代化的!

反方3:关于《资政新篇》,众多史学权威认为是洪仁玕的个人产物,在本质上不属于太平天国,所以它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清政府与海外也通商(战前1口通商,两次鸦片战后增开到15口通商),也禁烟,也不愿意接受不平等条约,所以正方2所说的这几点与近代化没有必然联系。

正方3: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所以,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反方4:洋务运动发生的时候,洪秀全等在“穷极壮丽的太阳城”内,吃着山珍海味,守着近百个编了号的妻妾妃嫔,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此,何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正方4: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对洋务运动的客观催生作用等,就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产生!

反方:武断!李自成的起义,打击了明王朝,催生了黄宗羲、王夫之等具有近代性的思想。依正方逻辑,李自成起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产生?!

(宜昌市十四中 潘建东)

2.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

设计背景:

为讲授《鸦片战争的影响》而查阅资料时,看到了一篇“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作者是位大学生,观点大胆且颇有见地。如果让学生置身历史,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也许比直接讲授教材效果更好。于是,我向学生推荐了有关鸦片战争的书籍,以及和鸦片战争相关的网址,让他们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去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片断回放:

师:提起鸦片战争,人们马上会联想起“屈辱”二字。但是,身处21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来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我们除感到屈辱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呢?请同学们围绕下面文章的主要观点,展开讨论。

应该感谢“鸦片战争”

时光不可能倒流,历史也不可能改写,但悲剧未必一定不会重演。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为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沉睡中的中国猛醒过来。与其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倒不如说,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生1:有人会说,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我倒认为,如果没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近代化也许会更快。据史料记载,到19世纪初,也就是工业革命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的时候,全世界50万人以上的十个城市中,中国独占其六。南京是著名的丝织品产地,有丝织工人数万之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也会慢漫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融入世界大潮之中。有什么理由感谢一场给自己带来屈辱和灾难的战争呢?几千年的古老中国,没有遭受外族的侵略,我们不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吗!

生2:当西方世界爆发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革命,朝着近代社会加速前进的时候,中国的康雍乾三位英明君主,却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妄自尊大、闭关锁国,固于传统、反对变革,日益严重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至于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只不过是腐朽中华帝国的落日辉煌而已。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猝然一击,中国将会怎样呢?中国封建社会还会延年益寿,中国人还会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到那时,中国会被更远地抛在世界潮流之后。不错,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这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但是,这种耻辱反过来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忍辱负重,抗争探索。我想要说的是,有什么比一个拥有4万万人口的民族觉醒更为伟大的呢!

师: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很明确,论据十足,还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

生3:我认为,今天所要讨论的不是“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而是我们该如何面对历史,如何面对那场战争。首先,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因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教训,跟上时代大潮,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华民族悲剧的重演。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从近代屈辱的历史中时时警醒自己。

师:真的很精彩!请同学们继续探讨。

生4:记得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当时,整个中国处在死气沉沉之中,多么需要一场惊天动地的风雷呀!在这样的时候,一场西方列强发动的掠夺中国的战争,便成了唤醒中国的惊雷,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中华民族虽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蒙上了百年耻辱,但是,她毕竟觉醒了。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观点。(鼓掌)

师:“该不该感谢‘鸦片战争’”的讨论,有没有一个定论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平等的讨论,大家能真诚地交换意见,品尝自我探究问题的乐趣,懂得一些如何看待历史问题的道理。希望在接下来的有关探讨中,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宜昌市三峡高中 黄 璞)

(二)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设计背景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先民的智慧与创造》课文中,介绍了“都江堰”。我不满足于课文对都江堰工程影响的介绍,结合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就在我市的优势,学习这节课时,安排了“都江堰与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的比较”这一教学活动。经过课前认真准备,师生一起对这三个工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分析这三个工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时,两位学生提出了三峡工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将不及都江堰的观点。我当机决定就“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问题进行讨论。

片断回放

教师:这两位同学非常善于比较,敢于大胆质疑,说得非常好!为了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现在我们就“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进行讨论。

生1(上述两个学生之一):我认为三峡工程的修建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据资料介绍,目前它的植被覆盖率仅为12%,一遇到大雨就会山洪暴发,产生泥石流;三峡是石灰岩构成,容易发生塌方滑坡。这样差的环境,被淹没到水中,江水一旦浸泡,两岸的石泥沙自然会全部滑到江水中,今后的长江就是石泥江了!就是一条死江。当年陆游入蜀时在三峡看到的长江,就是被青滩滑坡阻塞了二十多年不能通航的长江(这件事记在陆游《入蜀记》里,《三峡通要》一书中也有介绍,请大家对证),那时还没有三峡大坝在其下游阻拦,若有,长江在此就死了,就要因此改道了。

生2(上述两个学生之一):我同意你说的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不同意你列举的现象。长江上游的洪峰和大量的泥石流现象,并不是在长江干流发生的,而是发生在长江的支流。关于滑坡体的问题,你只看到了水浸泡的影响,你没有看到水对山体多了一个相对压力,滑坡山体受到了向下的压力后,反而不容易发生滑坡,更何况现在已经投巨资对容易滑坡的地方作了“打桩”“布网”处理。我认为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从长江两岸的生物链来看的。很多物种仅在该区域生长,尽管国家进行了保护性的迁移,可是它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还能依然故我地生存下去吗?如秭归鸭子潭的桃花水母,这个中国独一无二的品种,被迁到秭归泗溪之后,我担心它们不死也会发生变异,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温度与日照的差别较大。“南橘北枳”的成语大家都知道!

师:很了不起,你看到了另一个方面的影响。这两个问题都很重大且复杂,我建议你们两位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将此作为我们“课题类”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课题,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到我们学校旁边的长江委宜昌办事处请教专家,待后进一步讨论。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生3:我认为三峡工程对历史文物的破坏性最大。三峡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三峡是因为它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的。高峡出平湖,雄险的自然景观被数不胜数的湖光山色所取代,少了个性;历史人文景观被复制迁移,少了一些历史的真实,多了一些后造的痕迹。总之,我认为,独一无二的三峡将不存在了,有的只是一个“冒名顶替”的三峡,或者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三峡”。(同学们鼓掌)

生4:我认为修建三峡工程“利”是主要的。长江对于我们宜昌人来说无疑是美丽的,它从我们城市流过,带给了宜昌灵性。可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则惧怕夏天的长江。1997年的特大洪涝灾害,让多少人失去家园,我们牺牲了不少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三峡工程修建以后,我们防御长江洪涝灾害的能力由过去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得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人民再也不会遭遇长江上游洪水的危害了。

生5: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未来三峡电厂,是最大的发电站。它能为我们国家建设提供更多清洁的能源,减少了其他能源如煤、天然气等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矿产资源的破坏。

生1:三峡工程的“利”当然是多多的,不然的话,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十几亿人民都疯了!当年人大表决通过修建三峡工程议案时,有177人投反对票,664人投弃权票,还有25人未按表决器,这就充分说明三峡工程的弊端是比较多、比较严重的。我认为现在不是讨论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谁大谁小的问题,而是我们要承认这个工程不可能像都江堰工程一样完美无缺,要正视存在的一些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大家鼓掌)

(宜昌市六中 王英姿)

2.评说“洋货”

设计背景

我在讲人教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中的”洋货的倾销”过程中,一个学生说:“洋货进入中国有什么不好?”随即便有几个同学附和赞同。于是,我要求学生从“洋货”倾销的原因角度,评说“洋货”。

片断回放

生1:近代“洋货”之所以能倾销于中国市场关键在于列强攫取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自第二次鸦片战争,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李泰国、赫德先后担任,他们采取了偏袒洋商、刁难华商,尽力压低中国关税的做法,大大有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使中国更加贫穷落后。

生2:我认为对英国人把持中国海关不能全盘否定。我在网上看到一则资料,介绍赫德在任总税务司期间,对中国海关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使中国的海关管理开始步入了近代化的轨道。

生1:我不同意对赫德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因为赫德的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障列强的对华贸易,同时也确保他对中国海关的绝对控制,并不是为了让中国实现近代化。

生3:尽管赫德主观目的不是为了中国近代化,但他的作为在客观上的确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师:关于赫德的影响问题,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又一个问题,请大家课后进一步搜集资料,下一节课讨论。同学们已经就“洋货”倾销于中国市场的原因找出了一条,是中国海关管理权的沦丧,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生4:“洋货”价廉物美,比“土货”好。

生5:“洋货”是大工业的产物,“土货”是手工业的产物,当然“洋货”比“土货”有市场。

师:那么,“洋货”倾销于中国市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生6:不好!我们的手工业者会因此而破产。

生7:会加深我国的半殖民地化,有利于西方列强对我国的经济剥削和掠夺。

生2:是好事。既然“洋货”能倾销于中国市场,就说明“洋货”有生命力,是中国百姓所需要的。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讲“洋货”──主要是洋纱洋布──为什么能在19世纪60年代倾销于中国市场,而不是在鸦片战争后的40年代,主要就是这时的“洋货”价廉物美,并因此刺激了有钱的中国人仿效办厂,于是,中国才有了近代民族工业。

生8:既然中国人民在原来“土货”的生活中又因此增加了“洋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这有什么不好?

生9: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因为“洋”货里面必然含有“洋”文化,这些文化会作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

生10:马克思说过,近代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所以“洋货的倾销”也有其建设性的一面。

生11:我们当时有着与近代日本同样的机遇和挑战,但日本赢得了挑战,我们却错失了机遇,“洋货的倾销”最终并未促成我国的近代化?!

师:11同学所说的是另外一个很大的历史课题,可以列入我班“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鼓掌)结合教材和大家的讨论,可以说“洋货的倾销”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作用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