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政治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哲学课堂教学浅议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906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尤其是理科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逐渐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在目前的大背景下让政治课焕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成为摆在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体会就是充分挖掘教材,让知识本身的内在魅力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唯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的一课教学中,笔者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缜密的分析、准确的语言表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那么,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呢?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古人已经看到了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宝贵思想遗产,进一步阐明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论,辨证地解释了人与规律的相互关系。      
   “规律”一词学生经常使用,但哲学意义上的规律学生并不清楚。此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小字部分(P72-73)教师在黑板上分别从哲学三大领域列举学生易混的命题,让学生判断是否是规律。
    地球上的物体(水)万有引力规律 地球
    旧豆 遗传规律 新豆
    旧社会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新社会
    价格 价值规律 价值
    旧知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新知识
    记忆 遗忘规律 遗忘
    教师提问,以上几组命题是否是规律?(学生大部分回答是)教师可分步骤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命题。
    第一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命题分别是哪两个事物的联系。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两事物联系的内在原因何在?由此得出学生熟知的一些具体规律
    第三步:启发学生,规律就存在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当中,但是,事物的联系方式多种多样,那么,怎样的联系才是规律呢?仍然从上述命题入手,引导学生推理得出以上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确定不移,反复出现的,即必然的联系。分析“守株待兔”中的宋人的错误之处,得出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
    第四步:从分析课本P75的漫画入手,得出事物必然联系既有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有本质的联系。如“水往低出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都是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而与之对应的依据是万有引力规律、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和价值规律,这些都是事物本质的联系。由此得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第五步:必然联系和本质联系从何而来呢?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所固有的遗传与变异规律以及商品经济当中的价值规律,他们是生物自身和商品经济本身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联系。由此得出,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综上所述,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是事物之间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一句话,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这堂课也是一次初步的探索在关注内容的本身,形式也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讨论、辩论、对话等形式,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在《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一框的教学中,可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首先,让学生阅读通篇内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剩余时间为问答阶段。学生问,老师解答。俨然就像是一次小型的记者招待会,学生兴趣浓厚,踊跃参与,问答紧张有序的进行。        
    哲学课本身就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在课堂上引用一些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言论时,不妨让学生“放肆”些,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大胆提出异议,表述不同的见解与观点。此时,教师应做一名善解人意的倾听者。学生观点表述完了以后,正确的加以肯定,理解偏差的予以纠正,让学生心服口服,而不是强制性的填鸭教学。如贝克莱的命题“存在即被感知”有许多学生就表示赞同。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感知,所以存在就是被感知。还有学生提到,如果一事物脱离开人的感觉器官,与人毫无关系,那他对我们还有何意义呢?所以,贝克莱的话是正确的。针对以上的言论,教师明确表态,应注意区分两个命题:离开感觉我们的确不知事物是否存在,但此命题不能混同与感官与万物的存在直接同一。贝克莱此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感官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性,但错误在于他将此重要性绝对化、夸大化了,导致离开感官万物自身也将不存在,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其根本观点错误,但其合理的地方应予以肯定。试想该命题完全错误,它也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世界性影响并流传至今。在高二哲学课本上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命题,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应该指出其合理与不足之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哲学自身的魅力。唯如此,既符合哲学的本性,也可使得学生愿意学,喜欢思,哲学也才能够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最终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