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教师 >> 教研室 >> 语文教研室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中学语文教学的失误与对策
作者:佚名    教师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1231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主观的语感源于客观的言语……是人的语言器官长期感爱言语对象不断积淀的结晶。”

“从本质上,语感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它是一种语言心理直觉。语感能力则是长期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上花了大力气。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得分率不太理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能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大家深感困惑,同时也在进行深刻的反思。

A.失误

中学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根本性的失误——只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灌输,而忽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化和语感的积淀。正是这个失误使阅读教学走进了一个山重水复的尴尬境地。

一、失误产生的原因

中学阅读教学为什么会产生失误呢?细究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端:

1.急功近利入误区。有人急功近利,千方百计要寻找一条语文教学的捷径,一帖立竿见影的妙药,认为只要让学生弄懂了所谓的语文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这真是“多快好省”,自然有人信之如神。于是,那“少慢差费”的熟读成诵、玩味品尝就陈旧了,过时了。课本成了图解知识点的范本,讲台成为演绎知识点的戏台。从初中到高中,天天都在讲知识点,学知识点,考知识点,教师、学生含辛茹苦,就是为了把一个个知识点织成一张大网,到考场上去捕一条大鱼。结果呢?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不会有效提高,那张“网”也显得残破不全。以前,语文高考以考知识点为主,这张“网”还能发挥一定作用;随着高考语文由考知识为主转为考能力为主,这张“网”就徒唤奈何了。

可以用饮食来比喻中学阅读教学的失误——给学生端出美味佳肴,教师仔细分析其色、香、味,研究其营养成分,讲解种种吃法,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可就是没让学生去真正吃上几口,去不断消化、吸收。于是不少学生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稍稍健壮些的,往往得益于课外阅读——自己吃的。

2.教改观念有失误。许多教师误认为教改必须与阅读教学传统彻底决裂,于是把在漫长的阅读教学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当作垃圾抛掉。许多教师崇虚而不务实,花架子太多,不把精力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原文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自能读书”(叶圣陶语)的引导等方面,而一味注重翻什么时髦的花样,怎样演好四十五分钟的戏。结果,课堂上看去热热闹闹,少数几位“高材生”的发言听上去颇有水平,可是课后再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就会大吃一惊——他们只是老师的看客,少数“高材生”的陪客,却没有成为阅读的主体投入学习之中,自然也就收效甚微。这种花架子越多,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就越远。

二、失误的实质

为什么说阅读教学的这个失误是一个根本性的失误呢?理由如次:

1.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没有感性认识就难以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要学会“自能读书”,绝不是弄懂几条道理,明白几条规则就能解决问题的,而必须从丰富的语言材料中获得感性认识。否则,阅读教学就成了“空对空”,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成了空中楼阁。

2.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的目的,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而绝不是让学生死记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以及有关阅读的一些名词术语。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而技能必要经过亲身反复实践才能掌握。比如,要掌握游泳的技能,只有在水中反复实践才行;否则,即使你对游泳的要领烂熟于胸,对游泳的方式了如指掌,跳入水中也会“秤砣落水”。阅读技能的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能脱离阅读实践;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才能学会“自能读书”。

3.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在“入境”、“入情”、“入理”的阅读中逐步积淀语感。要“入境”,须多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要从内容与形式上把握作品的精要,首先要进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让语言符号在头脑中“还原”成具体、实在的人、事、景、物。有表情的朗读是“入境”的妙法,因为“声音符号比文字符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曾祥芹主编《阅读技法系统》)。要“入情”也须多读。刘勰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想进入作品的情感领域,把握作者的感情,接爱情感熏陶,“披文入情”是不二法门。要“入理”仍须多读。要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理性的把握作品,也只有“熟读而精思”(朱熹)才行。语感就正是这种“入境”、“入情”、“入理”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增强的。离开阅读实践的阅读教学违反阅读教学的特殊规律。

4.抛弃了从古到今行之有效的基本的阅读教学方法和阅读教学经验。熟读成诵,是阅读教学的优良传统。古人读书,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老老实实的读抄默背,不断反刍,融会、自悟,加上老师的点化,不断丰富、充实、提高。熟读成诵的好处,在于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体,也在于学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感文气等都在其中。积累多了,融会贯通了,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这样做确有成效,比起那种把时间浪费在肤浅的、架空的、重复的、无用的、乃至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主观臆测、自说自话的分析和训练之中,不知要好多少倍。

B.对策

摸准了病根,就能对症下药。要从根本上纠正阅读教学的失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讲解课,说明课,而只能用少量的时间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门径,传授阅读方法,提示文章重点,点拔文章难点。要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名著、妙文,课内外结合,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的血液,引导学生在熟读精思中积淀语感。

一、含英咀华,熟读成诵。

传统的语文学习,很重视背诵。才高八斗的曹植,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汉代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青时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蜚声文坛的巴金,小时候也背了许多书,“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的散文选集”(巴金《赞歌集·谈我的散文》);著名作家李准也说“《古文观止》我基本都能背,中国的诗、词和民歌我能背七八百首”。

宝贵的经验应当“拿来”,为我所用。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学习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1.熟读成诵的价值

①熟读成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生成语文素质的不二法门。要学好语文必须积累大量典范、精美的语言材料。“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胸藏万卷气自豪,积累多,才可在此基础上建造语文的高楼大厦。熟读背诵那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可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并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转化为读写能力。许多同学都对作文深感头痛,背诵就是医治此病的良药。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人之能为文,由腹有诗书。”春蚕饱食桑叶,才能吐雪白的丝;蜜蜂广采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卷五》中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熟读成诵,消化吸收,作文时则意到笔随,文思泉涌,笔底生花,称心如意。巴金也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赞歌集·谈我的散文》)

②熟读成诵是积淀语感的必由之路。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夏丏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教育家的丰厚的教育理论我们应该学习和研究。古今许多教育家都强调语文学习要重视语感的积淀,从而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要形成正确、敏锐的语感,须熟读、背诵大量语言典范的作品,让正确的语言范式反复的刺激大脑,从而形成无须经过逻辑推理便能准确理解判断的语言直觉能力。研究证明,在含英咀华、熟读成诵中能有效的积淀语感。

③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三国时的学问家董遇有句名言,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诗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大学者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训学斋规》)

④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记忆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背诵是记忆的体操。

总之,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而中学时代又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代”,应抓紧时间,多读多背。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要不折不扣的熟读成诵。此外,还可适当增加背诵内容,主要背诵名家名篇。优秀的诗词、精短的文章可以全背,较长的好文章可以背诵精彩的片断;好的文言文要多背一些,叶百丰先生甚至主张“凡是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不太长的,均要熟读成诵,背诵全篇”(《熟读成诵》)。多背诵多积累终身受用。

2.熟读成诵的要诀

熟读成诵要经过反复朗读,“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必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熹《训学斋规》)。朱熹还认为:“谈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训学斋规》)熟读成诵要专心致志,不能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指出:“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经过逐字逐句的诵读,读出抑扬顿挫的语势与声韵,品味出读物内蓄的情感。以上论述,可以说是古人的背诵要诀。

科学、高效的熟读成诵应该是——

①口熟。就是通过反复朗读,象磁带一样,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凭借的是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如幼儿背诵诗歌。

②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首先记住若干关键语,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这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

③掌握文章的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作文的用心,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

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因而在背诵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待到半熟之后,就要利用文章的理路来达到连贯记诵。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关键是要边读边思索。

要提高背诵效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背诵对象理解越深记忆越牢,背诵效率越高。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又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样,理解促进背诵,背诵又促进理解。

②与其读到滚瓜烂熟后才背诵,不如在稍熟时就尝试回忆。

③要适当在背诵材料的中间部位多花点功夫,因为背诵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

④前后背诵的材料越不相似越有利于背诵。集中背散文,集中背诗词都不好,要交叉开来背。

⑤背诵与抄写,默写相结合,记忆更准确、牢固。

⑥背诵不是一劳永逸的,背诵之后须温习巩固。

⑦能够背诵的诗文越多,背诵新的诗文的速度越快。

3.熟读成诵的方法

背诵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要根据具体的背诵对象灵活采用适宜的方法。

①抓关联词语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段文字,用了十多个关联词语。这些词语处于关键位置,在句中起了接榫作用;这些关联词语,又使句子之间互相衔接,首尾一体,并显示出句与句的关系,使整段文字给人以层次分明的印记。抓住关联词语,就便于记忆。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可以记住一个个关联词语所提携的内容。一个个局部记住了,对整体的记忆就有了破竹之势。在一番诵读和尝试回忆之后,只要一扯关联词语这根线索,每个句子就串联起来了。同时,由于抓关联词语是从形式与内容上把握阅读对象,所以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记忆牢固,效率高。

②提取关键词语

《诗经·伐檀》,形式上“重章叠唱”,全诗三章,可分别提取关键词:

一章

二章

亿

三章

牢记这些关键词,能防止漏背、混背,背诵起来就较为容易。

背诵《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提取出如下关键词语:“高山  大地  森林  大海  世界  心脏”,一个词语提示一节。

背诵《诗经·硕鼠》、《少年中国说》的最后一段,都可采用此法。

③把握思路

诗文都有思路。把握思路,以之为背诵的导线,可以避免章节的漏背、混背,提高背诵效率。如背诵朱自清先生的《春》,可以沿着“盼春→绘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赞春”这个思路,分段背诵,熟一段,进一段,步步为营,逐层推进,最后达到整体背诵的目的。

④追溯行踪

背诵记游散文可用此法。如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把渔人的行踪作为背诵的线索:“穷桃林→入小口→进桃源(景、人)→出桃源→后问津”

⑤化整为零

背诵较短的诗文可以从头到尾整体记忆,而背诵较长的诗文则可化整为零,分成几个部分各个击破之后再合零为整,整体背诵。如背诵朱自清《荷塘月色》4~6段,就可一段一段各个击破。

背诵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绝不止以上几种。要根据背诵材料的特点而灵活采用适宜的方法;要从自己背诵实践中发现、总结出巧妙的背诵办法。

刘勰说:“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多读多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生正值读书学习的“黄金时代”,要珍惜时间,多读多背。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要不折不扣的熟读成诵。此外,还可适当增加背诵内容。主要背诵名家名篇,优秀的诗词、精短的文章可以会背,较好的长文章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精彩的章节、段落,优秀的文言文也要背一些,叶百丰先生甚至主张“凡是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不太长的,均要熟读成诵,背诵全篇”(《熟读成诵》)

二、多读多思,积淀语感。

语感问题,夏丐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著名教育家都有过论述;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对语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对语感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深刻,并逐渐形成共识,认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本,积淀语感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1.什么是语感

对语感的定义,各家说法不尽一致,诸如:

“语感是对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

“语感,则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

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

 

语感是“对文字载体的敏锐感受能力”。

各家说法虽然不同,但从中可以看出语感的一些特性,诸如:

——直觉性。直接感悟领会,不经逻辑推理。

——整体性。整体感知把握,不作条分缕析。

——敏锐性。感知迅速灵敏,不是麻木不仁。

——经验性。经验色彩浓重,全靠实践积淀。

2.语感的培养

认识了语感的特性,就可以采取正确的策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显而易见,要培养学生“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语言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多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养成习惯,提高能力。教师只能引导、点拔,而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用讲解、分析、说明代替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学生多参加语感实践,二是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感分析。

⑴语感实践

①广阅博览多感知,多接触语言材料,让各式各样的言语形式在头脑中反复出现,对语言器官进行反复言语刺激,在大脑皮层逐渐形成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语感能力。这是获得语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自古以来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鲁迅曾以孩子学说话为例,说他们“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了每个字的意义”。接着又说:“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这里引用这段话,丝毫不想否认教师引导、点拔的重要作用,只是想说明,让学生广阅博览多感知有多么重要!

在引导学生广阅博览的过程中,须注意读物的选择。只有多读那些语言的规范的作品,才能有效提高语感能力。

②联系生活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联系生活经验。将语言文字同它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才能具体、灵敏的体会语言文字的旨趣;如果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文字就只是干瘪死板的符号。可见,生活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

③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要灵敏的感知语言,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阅读要“入境”,就要凭借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还原”。例如阅读鲁迅《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文字,只有展开联想和想象,头脑中才会“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来”在此基础上,才能“入情”、“入理”,深切感悟。

夏丏尊先生曾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对言语的这种锐敏、生动而深刻的感受,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而获得的。

⑵语感分析

语感实践是感性的途径,语感分析则是理性的途径,两者对语感的获得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语性”。这与语感的直觉性并不矛盾。语感这种语言直觉能力的形成,与其他直觉力一样,都要经过机械认识层次、归纳认识层次和理性认识层次三个阶段。直觉能力就是机械认识、归纳认识理性认识的高压缩、简化和自动化。语感也是如此。引导学生多进行语感分析,可以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①“入情”、“入理”的感悟。在“入境”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透过语言文字去体味作者的感情,去把握文章的思想,这些都要借助理性的分析去完成。

②经常写语感随笔。“语感随笔,是专门记录学习语言的心得的一种随笔,是自我训练语感的一种作业。凡是自己所闻、所读、所思、所感的关于语言方面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作业的内容。”事实证明,坚持写语感随笔,对提高语感能力确有实效。

③完成各种语感练习。课本中“思考和练习”里有许多语感练习,如词语辨析、选词填空、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句式的表达作用,等等。扎扎实实做好这类语感练习,能加深对课文语言的感悟,提高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

2.杨成章《语感学习的心理探索》,载《语文学习》1992年11期。

3.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学》,载《语文学习》92年10期。

4.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载《语文学习》1990年9期。

5.杨炳辉《试论语感的性质》,载《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12期。

6.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载《教育研究》1991年10期。

7.郝嘉杰《积淀语感:语文素质教育之本》,载《人民教育》1994年10期。

        教师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师文章:

  • 下一个教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