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学生 >> 心灵驿站 >> 心情空间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原创幽默三则
作者:佚名    学生文章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878    更新时间:2009-6-9
         【字体:

如果您看过二人转,您会感受到东北的朋友很幽默。他们善于活学活用,小沈阳的小品台词在点菜时总能运用得恰到好处(G:来一份¥$¥$¥?  W:这个没有;G: 这个可以有;  W: 对不起,这个真没有!)。我有很多很要好的东北朋友。他们大气、豪爽、热情、友好且不乏幽默感。与他们在一起,我发现我的幽默细胞也活跃了许多。以下几则幽默,都是在与东北好友的豪饮畅谈中激发出来的。

    保护性耕作

    2007年在大庆召开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期间,哈尔滨市农机所许所长邀请了一桌农机专家到一个隐蔽得进不去出不来的渔村吃鱼。其中,德高望重并在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方面造诣颇高的高教授携“高徒”(不仅因为是高教授姓高,更因其爱徒们都是知名教授,且学而优则仕,又都兼任各自学院的院长书记等职)数人在座。几位东北的朋友作陪,甚是热情,席间谈笑自如,其乐融融。因主宾高教授毕生从事保护性耕作,成绩卓著,已达院士水平,被尊为院士,或称准院士。话题自然也要涉及保护性耕作,当高教授谈到中国乃至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趋势时,借着鲜鱼美酒和东北人的幽默感,我插科打诨:“保护性耕作就是啥也不干”!一语惊人,传为笑谈。高教授自叹搞了一辈子保护性耕作也未参透其中奥妙,我一语中的,令人回味。当晚良好的氛围,大家妙语连珠,我的幽默感为晚宴增添了很多欢声笑语。高教授也因此给我封了个绰号:“王秀才!”

    一月来一次

    借着周末忙里偷闲去哈尔滨与各位好友欢聚。此次短期游可谓快乐健康之旅。两天时间,打球两次(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球来球往,PK数场,运动时间逾4小时),游泳一次,游程上千米。与朋友们在一起身心愉悦,大家也都很高兴。朋友们谦虚地说,因为我的到来给他们带来放松和欢乐。于是有朋友提议,要我一年来一次。另一好友说,一年来一次太久了,要求我一月来一次。我笑而答曰:“一月一次来不了,因为我又没有例假!”

    鱼汤有奶?

    晚餐安排在江北渔村吃鱼。坐着朋友的车差不多被转晕了的时候就到了目的地。就餐环境很好,包间打得像教室,炖鱼的锅比“吃大锅饭”年代用的锅还大。桌子很大,眼睛太近视就可能看不清坐在对面的食客,音量不洪或听力不好的话交流就需要打电话。若不是服务员拿着一个加长的大勺在旁边伺候着,要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从锅里打捞鱼的话,恐怕掉进锅里也捞不着汤喝。在炖鱼期间,大家就着小菜喝着哈啤。当揭开硕大的锅盖,顿时香气扑鼻,垂涎欲滴。看到鱼汤乳白,大家都说炖鱼时加了奶。服务员坚持说绝对没有加奶。朋友们不解,如此这般乳白,肯定有奶。朋友问我如何解释?我一本正经的答曰:“此为母鱼,正处哺乳期,产卵产奶,肉蛋奶全供!” 众皆大笑,吃奶又吃鱼,醉而归。

 

 

        学生文章录入:王锋    责任编辑:王锋 
  • 上一个学生文章:

  • 下一个学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