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学生 >> 心灵驿站 >> 心理辅导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及对策
作者:佚名    学生文章来源:英才苑    点击数:909    更新时间:2009-3-19
         【字体:
 从去年学校团委对入学新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看,调查总人数1179人,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的学生人数有178人,占总人数1179的15.1%。   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厌学。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情结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及作业的错误率很高。    二、逆反。一些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常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教育感到厌烦,对家人的劝导进行顶撞。    三、易怒。这类学生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结很容易波动,例如:生气、急躁、发怒等;这类学生报复心强,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声嚣叫,经常有干危险事或愚蠢事的冲动,事后冷静下来又后悔。    四、社交恐慌。一些学生对社会交往行为产生强烈的恐惧,往往寻找借口回避,即便是与家人、老师、同学在一起也感到不自在。这类学生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等导常反应。  5.嫉妒。一些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如别人而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  6.不良嗜好。一些学生有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习惯,一些学生打游戏机上瘾,并由此产生不少问题行为,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焦虑。这种心理障碍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普遍,大多数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习潜力。少数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比较敏感,他们入睡难,易被惊醒,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不仅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恐怖症、臆病等多种心理疾病。  8.抑郁。一些学生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颓丧,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教学和各项活动,但随着其不良情绪的发展,其内心紧张程度的加重,他们会日益消沉下去,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患,有的会做出自伤行为,甚至出现轻生行为。高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不重视    传统的思维决定了主要还是以学科成绩分数论成败,学习的任务,主要还是学生考上大学,而唯独没有很好地去关心一下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者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仅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高中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教师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把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加以处理,混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的界限,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把学生的孤独心理和行为说成是脱离集体,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把性格内向的学生说成是不爱暴露思想;把学生的焦虑情绪看作是患得患失;把心理缺陷或心理疾病引起的不稳定情绪和行为看成是故意破坏纪律;把因学习困难而无可奈何的现象当作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刻苦学习等等。这种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概当成是思想道德问题来看待,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显然是不得法的,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而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往往从德育工作角度认为,这样的同学存在思想品德问题,严厉训斥,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做,企图把自己的固定观念强加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萌芽”。    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小不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家教方式的不科学、不民主,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的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有的家长总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这些对高中生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不利。此外,单亲家庭、残障家庭对子女教育也十分薄弱。    三、社会环境污染,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形成很大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印刷品、电子媒体激增;网吧、手机不断流入校园,一些不健康内容的东西诱使学生蜕变。尤为严重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片,使一些自控力差的高中生腐化堕落,开始抢劫、行凶,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使高中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    当前,重视和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要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领导只有态度鲜明,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极大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花瓶,搞务虚工作。要配备一定设施和投入一定的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要理解和支持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建立适应高中生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依据学生的心理发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出鲜明的育人目标,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等。根据总目标,各年级确定相应的阶梯式目标,根据不同育人的目标而定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学校除了注重各学科课堂主渠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辅导外,另外可设置课程类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些都是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建立健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护机制。明确监护内容,拓宽监护途径,及时发现,诊断,干预,辅导,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从而形成由“心理辅导室------校园教育问题-----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监护体系,开办家长学校,创办家长教育的专门教材,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心理指导,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协调发展,以创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    第三,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高中生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高中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第四,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高中生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高中生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高中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高中生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高中生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高中生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共青团组织作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应坚持以人为本,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克服“大、空、远”,坚持从小事做起,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开展互动式教育,坚持实践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成为耒来的生力军,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文章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学生文章:

  • 下一个学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