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科研之窗 >> 科研动态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问题探源”三环节
作者:佚名    科研之窗来源:不详    点击数:1011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它充分说明,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惟其如此,课堂提问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并由此结晶为"问题探源教学法"。所谓"问题探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教师答。最理想的当然是前两种模式,在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力。
    不过,在具体实施"问题探源"的过程中,由于有些课文比较浅显,注释比较详尽,学生钻研得不够深入,有时难免会出现因学生提不出问题而冷场。有时候,由于课文内容比较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学生难于抓住知识要点,只能提出一些鸡毛蒜皮的枝节问题。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都不能一味坐等学生开口提问,不能只是大而化之的用"请大家积极提问"这类毫无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也不能听任学生在鸡毛蒜皮上纠缠不休,而应当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自然而巧妙的向学生发问,以尽快扭转被动沉闷或旁枝逸出的局面。由此看来,无论学生能否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教师事先都应当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准确而详尽的发掘问题,科学的设计问题,以便随时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当某一学生提问而其他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可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当所有学生都无问可提时,教师可以从容发问,从而引导教学步步深入,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总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只要掌握了主动权,课堂上就会充满生动有趣的质疑和释疑,学生就能在"问题探源"的晴空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要掌握"问题探源"的主动权,深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评点学生的回答,则是三个关键的环节,现分述如下:
  一、发掘问题
  诚然,任何知识中都蕴涵着问题,不过,有些问题比较显豁,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所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则往往不容易看出,课后《练习》也不曾涉及。因此,在发掘问题这一环节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掘"隐性问题", 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字里行间发掘出潜在的问题或者言外之意。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对于课后《练习》涉及的"显性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答,或适当讲解,从而构成了千篇一律的"共性"。这固然也属于"问题探源",但它类似于变相的照本宣科,缺少独特的个性、开放性和进取性。它固然可以保证教学艺术四平八稳的小步缓行,却难以促成教学艺术跨越式的飞跃。因此,教师理应把发掘"隐性问题"当作深钻教材的首要目标,设计出不落俗套的教案,培育出独具风采的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课堂,充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问题探源"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深奥,文字也较浅显,其中包含的"显性问题"不外乎是:"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什么启发?哪些话可以看出邹忌有自知之明?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怎样的效果?"要求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固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却是一种刻板的程式化的教法。因此,经反复钻研教材,我最终发掘出课文中的两组"隐性问题"--"整齐美"与"参差美"。于是,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便趁势提问:"课文中包含哪几组''''''''三叠排比''''''''?请把它们挑出来。"通过积极思考与互相讨论,学生最终挑出了"邹忌三窥"、"邹忌三问"、"邹忌三思"、"邹忌三比"等九组"三叠排比",以证明课文具有"整齐美"的特点。接着,我又从九组"三叠排比"中挑出四组,让学生品味整齐中的细微变化,以论证课文的"参差美"。总之,正是因为发掘出课文的"隐性问题",才使这节课上得别开生面,被同学们誉为"我最满意的一堂语文课"。
  二、设计问题
  如果说,发掘问题属于"问什么",那么,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两翼,船之双桨,缺一不可。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不十分注重"怎么问",而误以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他们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任意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不着边际的问"、"想怎么问就怎么问"……结果,使得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要么无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舍本答末。例如有关人物形象的提问,如果问"这个人物怎么样",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倘若问"他是一个什么形象",学生仍然感觉问得太泛,难以回答;假如问"他做了几件什么事"或"你最欣赏他性格中的哪一点",那么,学生回答就容易得多。
  一般来说,设计问题应当遵循"八要八不要"的原则,即: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不要太易或太难,致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封闭成"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唯一性;要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等特指问,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等选择问,以免学生碰运气"瞎蒙";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文绉绉的书面语。
  例如,我在执教《季氏将伐颛臾》这篇课文时,采用了"九问十叠两猜想"的教学板块,设计的问题都遵循了"八要八不要"的原则,学生一听就明白"问点"是什么,范围有多大,因而竞相发言,非常踊跃,根本不需要老师反复的引导、暗示或纠正,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回答成功。总共21个问题,提问30余次,包括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和老师评点在内,每个问题所花时间约一分半钟。正因为我坚持"八要八不要",避免了出现因提问不得法而"冷场"、"砸锅"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一节课中,我少则提问5次,多则提问24次,一般提问10次,如果再加上学生的提问,在一节课中,师生共同提出的问题最多可达30个。
  三、评点学生的回答
  既发掘出有价值的问题,又根据"八要八不要"的原则设计出若干问题,并运用于教学实践,这是否已经完整实施了"问题探源法"呢?未必!如果草率处理"评点学生的回答"这第个三环节,即使前两个环节很完美,也属美中不足。任何学生回答问题,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扬;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只是例行公事的让学生"坐下",显然会令学生失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泯灭回答问题的愿望。倘若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生硬的否定或粗暴的批评,那当然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因此,老师必须十分重视乃至精心实施"问题探源"的第三环节,决不可敷衍了事。
  概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回答正确,自然应当表扬;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生硬的说他"答错了",而应当婉言表达。例如,可以说"他的回答比较独特,谁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说"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谁还能帮他补充一下";还可以说"这个同学很爱动脑筋,回答的角度与众不同,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总之,面对学生的误答,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然后再委婉的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还须指出的是,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超出了老师拟定的答案范围,但又确有道理,甚至比老师拟定的答案更科学,这时候,老师应当迅速捕捉这难得的战机,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坦言自己的疏漏,公开认可学生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比自己高明,自己应当向学生学习。实践证明,老师这样做不但无损于自身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从而更乐意深入钻研问题,勇于回答问题,甚至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问题探源教学法"不断趋近理想境界。
  例如,我在执教《季氏将伐颛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三段对话中,季路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请从季路的性格、地位或者心态方面探讨一下原因。"对于季路沉默的原因,我事先曾拟定了三种可能。当我提问以后,学生的回答果然未超出三种可能。谁知当我准备归纳时,黄蕊同学回答的第四种可能却超出我的预料,但又不无道理。于是,我当即表扬她勤于思考,并引用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名言,证明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学生胜过了老师,值得老师学习。
  我的真诚鼓舞了学生,同学们更乐于钻研问题,尤其是黄蕊同学,钻研问题更加深入,常常有独到的发现。当我执教《劝学》时,她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又超出我拟定的答案,且言之成理。于是,我再次对她热情赞扬。结果,黄蕊同学学习语文的劲头更足,不仅在期中考试中考出了128分;在班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如愿以偿的担任了语文科代表;而且还尝试执教了一节语文课,受到全班同学的热烈欢迎和听课教师的充分肯定。
  综上所述,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评点答案是"问题探源"不可或缺的三个关键环节,我们只有深入发掘,科学设计,热忱评点,牢牢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确保"问题探源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精益求精。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科研之窗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科研之窗:

  • 下一个科研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