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教研课题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新课程应拒绝“庸俗化”的课堂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不详    点击数:1099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新课程,讲究师生情感的互动,讲究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安全的心理时空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情感。
  这样的说法,的确符合认知心理学与建构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在充满情趣,充满乐趣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情感的确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但是,在新课程实践中,有一点是应注意的,那就是不能将雅趣当庸俗,将恶俗当成有趣。尽管有时与孩子们开点玩笑,常引起轰堂大笑,但应该注意这轻松的背后,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别样的东西,这玩笑的背后,是否给了孩子别样的暗示与伤害?从而伤及课堂应有的和谐。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育细节:
  课堂上,两位小孩子正在说着悄悄话,只见那位男孩子一个劲的想说,而同桌的女孩却有点躲着,毕竟是上课啊。
  这时老师发现了:“你看你,那样的追着人家,人家都不理你,还追啊?”全班哄堂大笑,搞得男孩子与女孩都羞红了脸。
  尽管老师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的教学语言,难道就没有比这句更好的?尽管孩子们笑起来了,但这笑声的背后,所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明显的。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其实并不是几句玩笑话就能解决的。适宜的生活情境,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在轻松愉悦中将数学困惑化解为无形,这才是教学的一种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眼里闪现出求知的光芒,看到孩子们在小组合作时,也许会很自由地手舞足蹈,孩子会为某一个问题与教师较起劲来。当课堂成为学生辩论的场所,成为与权威较劲的场所,这样的“场”所发出的力量将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真实的影响。
  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济南的王延安老师的那节课孩子们学得是兴趣盎然,真可谓色香味俱浓。
  先是三角形、长方形、圆、正方开车轮的小车比赛,那场面逗得孩子们合不拢嘴,也将问题在笑声中暗藏于孩子的心中。
  在让孩子们借助实物画圆后,让自认为会画圆的孩子们不借助物体来画圆,结果孩子与教师画的圆都不成模样。孩子们看着形状怪异的圆,一个个偷着乐。在乐中,“随手画圆画不圆”这样的一个概念已在轻松中建构完成。
  在这样的一个现实情境中,孩子们产生了怎样才能画好圆的认知欲,便借助教师提供的图钉、细线、铅笔等终于画好了一个个圆。尽管这样的工具都是由教师来提供的,从现在数学教学的设计思想看还是有一点问题,那就是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身的需要,但这节课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快乐,更有深层次思维的力量。
  其实,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交流后,也请学生协助,在黑板上用细线与笔画圆,并随意地移动圆心,改变细线的松紧以改变圆的半径的长度,画出一个个不规则的圆来,让孩子在辨析中比较,在轻松中建构出“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这样的概念。
  将知识的建构权还给孩子,这的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在学生实现知识独立建构的同时,教师进一步退隐,这样的课堂将因教育行为与儿童心灵的自主、开放而呈现异彩。
  如何使课堂教学在通俗中不落入庸俗,在平常中实现非常的价值来,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真心地走近每一个学生,从而使课堂因师生情感的交融、智慧的交流与碰撞而在和谐中体现出人性的光辉。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