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 网站首页 | 互博国际 | 校园资讯 | 互博国际 | 德育之窗 | 科研之窗 | 教师 | 学生 | 家长 | 图片 | 网上评卷 | 
您现在的位置: 互博国际客户端下载 >> 互博国际 >> 德育教育 >> 正文 今天是:
互博国际-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
作者:佚名    教育科研来源:不详    点击数:994    更新时间:2006-10-1
         【字体:

 [摘要]:现代教育强调教师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观念,并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但今天的许多教师所提供的服务是被动的、不愉快的,这势必影响了教学效果及教育质量。 [关键词]: 服务 心理障碍 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20日第5540号第一版报道“宁夏建立教育厅机关干部听课制度,而且规定了听课的节数,并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的核心内容”。又是一个硬性指标,看到此报道,让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忧虑,我们不能估计这种做法究竟会有多少现实意义。不妨来个假设:一个厅级干部不少于10节/年,厅级以下不少于15节/年,以该厅60人计算,一年听课节数不少于1000节,下面市、区、县、乡、校,各级领导紧跟其后,而且后者为表现其政绩,肯定指标只高不低,这样一年下来,该省听课的总节数将会上万,新时期的中国,怎能不说它又是一场运动呢?这场运动的结果可以想到,那就是害苦了一线教师,教学效果真正提高了多少,恐怕让人担心,而其中的管理水平又提高了多少?把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做成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并成为“美国100家最适合工作的公司”之一的易森帕斯国际集团老板豪尔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最高级别的服务水准是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个教师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本来就十分沉重,再加上整天面临听课,而这种听课的外在压力是否能变为真正的工作动力,值得让人思考,对于一个从事塑造人的职业来说“如果动力不是来自于热爱,而是仅仅来自于压力,这样的塑造肯定是非常可怕的”。 松下辛之助在办松下公司定位时说“松下公司主要是制造人,兼而制造电器”这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真让人感动。 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行业,本质上都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所有价值创造的真正载体是员工”学校也是一样。目前,全社会大力倡导教育改革,往往强调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但学生主体中心地位还是要靠教师这个载体去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工作热情是极为主要的。但普天之下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在何处呢?让我们来看几组资料: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然而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教师的检测结果,教师心理障碍辽宁达50%,上海48%,广州37%。其中31.5%有轻度心理障碍,12.7%的教师有重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觉到压力大,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郁闷,心情不畅,70%的教师感到忍不住要发火。在看,近年来,教师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自杀,情绪失控的事件时有发生。2002年5月,性格孤僻的甘肃籍教师携枪上北京自杀未遂。2002年6月,云南,昆明的一个小学教师因受到领导批评后泄私愤,放火焚烧宿舍,烧死多名学生。在来看媒体的报道:武汉一名7岁的孩子只因与同学嬉闹玩耍时说了句脏话,竟被罚吃屎。河南汝阳一小学生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被老师投掷来的小竹棍刺中左眼球。辽宁昌图县学生梁某因作业潦草,右桡骨端被老师打成骨折…… 在看了这些报道后,我们不仅产生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起初一个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今天为什么变成这样?我们暂且不问上述事件的原因,但最起码让我们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一线的教师们具有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值得人们关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试验者从几个班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有学习好的,大部分是平平常常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差生。然后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学生有特殊的潜能,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一年之后,试验者发现这些学生真的个个成为了优等生。不管原先的基础是好是坏,每个学生都比他们原有的水平有了极其显著的进步。试验者将试验的真相及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们也相当吃惊。事实上,教师的知识水平并没有大的变化,仅仅是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已。可见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啊!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也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此我想给制造听课制度者谏言:真正走到一线教师队伍中间去,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压力,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愉悦起来,或许比消极的压力要更好。中国有一个成语“安居乐业”我们来看以下其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即“安居”是“乐业”的前提和保障,“乐业”是“安居”的高层次要求。其中的“安居”我们不能只理解为物质上的保障,应将其意义推广为职工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有机统一。“安居”才能“乐业”,而我们当前的教师群体身心疲惫,工作压力大,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这样的服务载体何以乐业,何以有高水准的服务。 本学期以来,我们先后听了教育专家的全国巡回演讲,魏书生的“快乐教学法”,孙云晓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我的心里有些疑问,有心理疾患的教师怎么去快乐教学?怎么付出真爱?说真的我很迷茫。在此,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渴求全社会来关注我们,为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们也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尝试为教师们培养在学校的幸福感,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载体,教育的中心,使其工作的真正动机来自于热爱,我想新时期的基础教育改革及课程改革定会更加顺利!

        教育科研录入:gmtdwf    责任编辑:gmtdwf 
  • 上一个教育科研:

  • 下一个教育科研: